123

2012年9月19日 星期三

臺灣藝術概論課綱

課程目標:
瞭解台灣美術史的發展梗概
課程教材:
自編教材
課程大綱:
美術史的「歷史」屬性
日治時期台灣美術史的「定說」瓦解
台灣美術展覽會(1927-1936)的「地方色彩」
日治時期台灣美術史的「幻視性」
臺展畫系與民間藝術的兼融
評分方式:
1.出缺席率35%
2.期中口頭報告35%
3.期末書面報告30%
課程進度:
週次 課程重點 註記
1 課程介紹 -
2 美術史的「歷史」屬性I 1970年代以降對於美術史的批判
3 美術史的「歷史」屬性II 瓦沙利《美術家列傳》的記述
4 美術史的「歷史」屬性III 約翰‧伯格《看的方法》
5 台灣美術「史」的起源 謝里法《日據時代台灣美術運動史》
6 關渡藝術節‧校慶 視系所活動所需調整上課
7 1920年代「東方」藝術的主體探索I 以陳澄波為例(含影片觀賞)
8 1920年代「東方」藝術的主體探索II 以日本大正時期畫壇「東洋回歸」的風潮為例
9 期中-繳交書面報告 創作自述I
10 1930年代台灣油畫家對於西洋畫派的學習與意義I 以李梅樹的「新古典主義」為例
11 1930年代台灣油畫家對於西洋畫派的學習與意義II 以張萬傳的「巴黎畫派」為例
12 1930年代台灣畫壇的「地方色」追求I 前導-日本近代「國家繪畫」的成立
13 1930年代台灣畫壇的「地方色」追求II 以郭雪湖為例
14 1930年代台灣畫壇的「地方色」追求III 以陳進為例
15 課外教學 美術展覽參觀
16 1930年代後期-1940年代中期
皇民化政策下的台灣美術I 以《民俗台灣》的「民藝」活動與木刻版畫為例
17 1930年代後期-1940年代中期
皇民化政策下的台灣美術II 以「府展」的戰爭畫為主
18 期末-繳交書面報告 創作自述II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