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2012年6月8日 星期五

20120608 材質創作與設計概論「Alberto Giacometti 、熊秉明」


Alberto Giacometti (1901-1996) 是生於瑞士的雕塑家、畫家。家鄉為冰原地形不便外出,Giacometti兒時多待在畫家父親的畫室中玩耍、臨摹,臨摹的對象主要為Dulles及埃及藝術,著迷於Dulles客觀科學式的精細描繪和埃及藝術關乎死亡與來世的精細描繪,Giacometti從兩歲半開始便陸續經歷親友的死亡,使他開始懷疑甚麼是真實。19221927年,他到巴黎學習雕塑,專研Cézanne的美學,然而於二次世界大戰後,他無法滿足於Cézanne,隨著立體派興起,刺激了他對另一種真實的想像。1933年他的父親過世促使他創作了《不可見的空物》,此件作品表面光滑,人的軀體拉長變形,與埃及藝術的人體描繪概念相仿。接觸埃及宗教藝術使Giacometti對不可見的型態、事物有所著迷,再加上父親的死亡,使他開始關注死亡議題。1921年他的好友過世,他感到一切事物皆易碎、脆弱及朝向死亡,接著於1937年他的妹妹過世,此時的Giacometti不再對埃及宗教的復活觀抱有期望,而後於1946T(鄰居)的死亡使他開始焦慮並且幻想。後三件死亡他皆親身參與過程,體認到自己的死亡,也看到他人的死無法代理,死亡是被強迫面對的。Giacometti帶有存在主義的氣息,尤其嚮往虛無的人生觀,虛無帶有一種自由的特質,處於變動、未被給定、具有可能性的自為存有中,存在主義主要區分了自再存有與自為存有兩者,前者意指每個人做為物理的現象、沒有靈知的事物事件,像是路邊的植物,簡單來說就是無意識的物體,後者即有意識的物體。十九世紀歐洲面臨思想關卡,再加上兩次世界大戰,思想上有存在主義的虛無、逃脫世界以及積極介入兩種,而存在主義為一次大戰前後歐洲的思想潮流,二次大戰後也持續影響著,它從叔本華、尼采、印度哲學發展出來,帶有負面思想。印度哲學談出世、入世,視世界為生老病死的苦難處,將世間看做虛無且不存在,以逃脫為最終目標,將世界分為有情世間與無情世間,意義同於存在主義的自為存有與自在存有。中國傳統的老莊思想也帶有這樣的虛無色彩,認為現實存在的世界不值得留戀,而孔子的體系則認為:焉知生,未知死。Giacometti的好友Sartre為法國思想家,也是存在主義的重要人物,對Giacometti有不少相關評論。困擾Giacometti的死亡議題也是消滅虛無的兇手,死亡的絕對、唯一、私有沒有任何可能性,只有邁向消滅這條路,與虛無的變動性、可能性相抵。Giacometti的生命具有孤獨感及疏離感,他對死亡的想像幻化為現實視覺,相信人與人、物與物之間彼此被死亡隔離,沒有任何東西是連續的,從他的畫作中使用快速的線條於物體間繪出灰色模糊地帶可以看到,現實的焦慮讓使他透過創作進行轉換。二十世紀的歐洲社會以科學、技術為主,為一個同質性(物質性)社會,排斥異質性社會(如宗教、祭祀、情色等),其利益取向將人放在工具性價值中看待,人與人之間只剩職業、工具的關係而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這次介紹Giacometti的報告方式比較少碰觸作品本身,而是透過存在主義的脈絡介紹,有別於上回李石樵的報告方式,採用單一作品評論,談論構圖、光彩等,他們採用不同的方法、角度切入藝術家。

熊秉明 (1922-2002) 創作雕塑、繪畫,也寫理論。年輕時攻讀哲學,留法後由哲學轉為學習雕塑,長期旅法的他在異鄉多創作水牛、中國傳統婦人等與家鄉題材有關的作品,也許是做為思鄉的表述。他的創作受當時前衛藝術的影響,雕塑裡可以看到Giacometti的影子。熊秉明在藝術理論中也別有成就,不論是他對於中國書法理論又或現代詩評論,皆有他自成一格的品味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