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2012年6月22日 星期五

20120622 材質創作與設計概論「席德進、Otto Dix」


席德進 (1923-1981)說過:「我們不是在畫一幅美好的話就行了,我們要畫一種開路的畫」。在那個年代,臺灣對於西方藝術所帶來的新氣象,無不趨之若鶩,而林風眠等輩面對此衝擊,便欲融合中西傳統創造新方向。席德進同那時代的人,在「西方-中國」與「現代-傳統」間奮鬥,除了繪畫成就外,亦在建築保存上極有貢獻。他出生於世代務農的家庭,田產豐沛,生活富裕,惟土匪猖獗令生活不安。兒時即受私塾教育,同老師學習水墨,於1941年入學習畫後,認識馬諦斯、畢卡索等歐洲現代繪畫,而後轉學受教於林風眠,開始接觸油畫。留法的林風眠致力於融合中西傳統,集結當前流行使用水墨表現,席德進雖受其影響,卻不認為應學習西方的方法。1948年,席德進隨軍來台,任教於嘉義中學,教學期間,他發現學生寫生所捕捉的比自己更真實,自身因為長年習畫的結果,不免為技巧束縛。戶外寫生的經驗,讓他對當下的臨場感別有認識,主要描繪南台灣蔗糖、鳳凰花、椰林等熱帶景觀。1952年辭去教職後,前往台北專心做畫,以繪製郵票、插畫賺取收入,也學習陶藝,並創作「賣鵝者」、「閑生」,從中確立創作方向,以描繪臺灣風土民情為主。1958年美國抽象繪畫被引介入臺,席德進開始追求抽象繪畫。當時台北有剛成立的東方、五月畫派從事西方繪畫創作,雖有意融合中西,但焦點不同,有些則淪為依樣畫葫蘆。1962年,席德進有幸受邀赴美參訪,美國當時流行硬邊、歐普藝術,席德進認同且深受影響,他創作的「紅衣少年」使用大塊的鮮豔色彩即帶有歐普的味道。隨後,他又轉赴歐洲參訪,並旅居巴黎寫生創作,認為巴黎了無新趣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啟發,同時,也體認到返臺尋根的必要。回國後,席德進受到熱烈歡迎,他褪去西方藝術潮流的習氣,轉而回歸平靜--鄉村,如同李石樵當初從歐洲前衛藝術轉了一圈,回到切身相關的民間從事創作。席德進不但致力於融合中西藝術的創作、更是自學建築,建築身為歷史的重要資產,呈現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態度、美學。當他發現台灣沒有民間藝術的相關資料後,便開始訪查台灣的老屋等在地生活百態,進行文獻紀錄、寫生創作,從中體悟中國傳統精神。那時,台灣位於1960年代下半期,正逢急速發展的階段,開始大量拆除舊物進行革新,席德進於此時歸國,提出保存意識,指出一個民族應該把握的方向,是屬於自己傳統的優越生活方式,此精神影響周邊之人,如漢寶德則開始對鹿港進行研究。席德進說自己具雙面性格,愛獨居又愛人群,想當藝術家卻又愛錢。剛回國的他對中國文人畫極為反感,到了尋根後期,卻發現無法逃脫,他說到:「我們的肉體是最傳統的,傳統是我們的血緣,我們想擺脫它也擺脫不掉。」傳統並不是過去式而是豐富的遺產,它深深地影響現在。後來,他發展出以水彩畫水墨的創作,更轉向與畫材間的挑戰,如對本畫先(宣紙)的發現與臨摹碑帖,從中鍛鍊筆法,想透過藝術傳達連貫古今的內涵。西方藝術用眼,而中國藝術用心,那個心為作者的休養。席德進忠實於現實生活的創作,他認為藝術家的氣度很重要,「夫畫者從於心也」,並認為水墨需重大、拙、老、少,也就是器度;純樸而勿矯飾;老成、老道;以簡喻繁。他終身致力於國畫現代化而不僅只畫古畫、不盲從潮流,要懂得吸收西方藝術色彩並保留傳統筆墨優點。臺灣於1979年興起文學鄉土運動、文學大論戰等,而席德進所提出的舊物保存概念早在這之前,為先見之明。

Otto Dix (1891-1969)為德國新客觀主義(新即物主義)之先鋒,它興起於威瑪共和時期,為表現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等藝術理論的結合,是對一次大戰的反動及對腐朽社會的批判。在繪畫、文學上皆有影響,尤其拉丁美洲的魔幻寫實風格,作家如波赫士等。Dix於戰後創作上極力表現當時柏林的慘況,因此常被冠上德國新客觀主義藝術家之頭銜。Dix早年於1910年間進入裝飾藝術學校就讀,透過看展認識原始藝術並受其影響,1913年至義大利遊學時則受未來主義與達達主義影響。一次大戰時自願服役,在這之前創作量達600件,戰後進入美術學院就讀,開始學習古典繪畫技法,完成一系列以港口、妓女、馬戲團為背景的水彩作品,並於1924年出版「戰爭」系列作品反映時局,此時約為新客觀主義興起之時。新客觀主義並無變形,雖然看起來很現實,但其實是超現實。納粹時期,Dix大量作品被視為〝墮落的〞而遭沒收,因而隱居轉而創作風景等與政治無關之題材,晚期則從事宗教主題的創作。身為藝術家,他們面對社會現況提出反應,Dix在早期透過妓女、戰爭等反諷社會,如同齊白石創作不倒翁等,以及學生透過創整的影像作品反諷創整此事,同樣是反諷,差距卻很大。詩人顧城的作品「布林的檔案--布林祈禱的原版錄音」則透過對上帝的祈禱,反諷普世現象,距今約30年前的作品,不論是對祈禱、整形、經濟、觀光等的諷刺,現在看來一樣生動。

西方的藝術理論發展不斷地推展演變,甚至到達貧瘠時往東方看去,然而中國藝術為何沒有這樣的發展機會?反而是到了晚清被打了屁股翹開門,於是西方藝術就這麼闖進來,讓藝術家忙著處理中西融合之問題。談吳昌碩那時,提到清朝的政治文化狀況,異族統治之下的階級分歧、八股取士、文字獄等,在這樣的背景下並無機會暢懷地發展藝術。如果西方藝術沒有跑過來,那麼中國傳統藝術到底會如何發展演變?然而看待歷史不用去問如果,既然事已發生怎麼處理、面對才是先要。十九、二十世紀的藝術理論、活動此起彼落,極為熱絡,相較起來,當代藝術似乎平靜許多,並沒有甚麼主義跳出來說話。就像台灣近來最為活躍的時候為解嚴前後,歷史的時間發展一百年不算甚麼,我們則剛好出生在社會變化轉為消沉的時候。

2012年6月15日 星期五

20120615 材質創作與設計概論「Max Ernst 、齊白石」


德國藝術家Max Ernst (1891-1976)是達達主義的重要人物,也是開啟超現實主義的推手之一。父親嚴厲保守,為一位業餘的傳統古典畫家,Ernst從小就透過父親接觸繪畫。大學研讀哲學、藝術史、精神學,那時恰逢佛洛伊德的理論興起。1914年原定學習繪畫卻因一次大戰轉而服役,之後同樣參與二次大戰。一次大戰帶來的打擊促使達達主義興起,當時多數人逃往中立國(瑞士等)躲避戰爭,達達主義於是從此開始、傳播,在文學、繪畫上皆有影響,傳播至科隆時Ernst創立達達科隆協會推動。達達主義宣言於1917年發表,他們反對一切傳統、理性、價值,因為價值的範圍是可疑的,就像我們上任總統提倡〝節能減碳〞此價值,隨之發展出理性的法規條例、計畫政策等,或者提倡吃素的風尚,然而地球暖化的主因究竟是一棟棟工廠還是一隻隻牛羊?達達主義認為理智和邏輯導致了充滿破壞和恐怖的戰爭,理智和邏輯其侷限性容易混淆事實,讓真相溜走。他們說到:「繪畫不是服務那些衣冠禽獸的美麗事物」,所謂衣冠禽獸讓我們聯想到華爾街上的人們,從金融風暴帶來的苦難對照造事者的安然無恙,可觀其光鮮亮麗的背後充滿謊言。「讓藝術成為折服奴性的怪物」,奴性相反於主觀,與那些衣冠禽獸一體兩面,不但受制於命令更為了醜陋的目的賣身,別於市井小民為了謀生,立法委員不只是為了謀生。達達主義宣稱自己為一個反藝術運動、反戰、反傳統,且致力於摧毀既有生活、藝術價值的藝術運動,帶有絕對的個人主義精神。達達主義其否定理性、邏輯的想法有人認為是建立在虛無主義(nihilism)上。而當時與達達主義並存的還有德國的表現主義,他們一樣反傳統、保守,藝術家有康丁斯基、保羅等。Ernst的繪畫受Chiric影響,之後則開始創作拼貼,在其具有偶然性、無意識狀態且反理性的特質上發揮。1920年結識Breton,他在巴黎展出Ernst的拼貼作品且大受好評,讓Ernst有移居巴黎的念頭。1922年巴黎的達達主義份子開始自覺,應該發展出一套更具體的學說,於是超現實主義誕生,它吸收達達後,以自動性技法發掘夢境創作,受佛洛伊德談潛意識及其著作《夢的解析》影響,他將意識分為意識(本我)、前意識、潛意識(無意識),慾望(潛意識)加上壓抑(前意識、意識)形成夢,透過主動的自動作用(降低意識的干擾)得到闡釋,也就是創作。而後Ernst1923年脫離達達來到巴黎發展,開始使用拓印法,將它發揮得淋淋盡致。Breton則於1924年發表超現實主義宣言,使之成為巴黎美術界的主流。超現實主義分為抽象(如米羅)以及具像(如瑪格麗特)1920年代Ernst及超現實主義的被受國際關照,但隨著德、法政治局勢的變動,加上1930年代納粹主義反對Ernst的作品,Ernst在多次的拘禁下離開歐洲前往美國避難。美國那時在抽象表現上有紐約畫派,關注繪畫本身。

齊白石 (1864-1957)自幼開始學習寫字,於蒙館受教育,十四歲時擔任木匠討生活,他於27歲時拜師習畫、讀書,創作詩、書、畫、篆刻,兼以賣畫維生,到了40歲他周遊天下,師法大自然,42歲時由工筆轉為寫意創作。曾說到:「畫吾字畫自合古,何必低首求同群。」清末民初當時的畫壇蕭條,吳昌碩為代表的海派和後繼嶺南派使之有了生機。西式辦學提倡美術革命,創新、保守爭論開始。而齊白石在5060歲時創作上的衰年變法,在衰弱的中國畫壇中獨創一格,創造出紅花墨葉一派豪放的寫意風格,他的題材具有民間性格,多以花鳥、蔬果等生活物為主,以畫蝦最為人稱道。透過這些日常題材,齊白石時而從中暗喻社會狀況,如1936年創作的《不倒翁》指射著社會上的奴才,與Ernst他們的藝術活動一塊參閱,可以看見東西方創作者如何處理時代與題材間的關係。

2012年6月12日 星期二

20120612 很甜的夢


很甜的夢
我開著一台紅色的玩具跑車在校園裡來回
六宿後的停車場有汽車停車場也有機車和腳踏車
它是一個簡陋的灰色建築
只有一層樓
由小石子鋪成
很像spa裡常用的那種材質
地上有許多垃圾
停車格有深有淺
分辨不出誰才是現任的
我的玩具車很好開
他很輕
我可以把它裝進布袋裡拎著走
停車場突然有好大的空間
我尋找著停車位
下著雨不希望淋濕想找個隱密的地方停放
停車場有斜坡的車位像走到那樣狹窄很隱密但我覺得斜的不安全
有許多小孩子在那灰色空間裡玩耍
我和他們互動
說我要走了
有人示意我親吻其中一個小孩的兩頰
說他會很高興
我理解到他們似乎很喜歡或說崇拜我
我做了
那個小孩是龔老師的幼童版
它真的很開心很害羞
我走了
我發現我沒有揹著車子
我不記得是停好了還是忘記了
但車子怎麼樣都應該是停著的狀態
所以應該沒關係
不過我應該用鎖鏈鏈著才是
我回去
孩子們告訴我車子那哪我忘了
車子用布袋包著用鏈子鏈好了
圓臉找我看車子
接近停車場她往右方看去
那是個往下的斜坡通道
我說不是那裏是左邊的停車場
她說她付錢了
右邊是一個玩具車的遊樂場
像以前交通博物館的汽車那樣
我在柿子的辦公室
其實我沒走幾步
似乎就在停車場旁邊
變好大
一個大的灰色空間
像是一樓上課教室那樣
沒有窗戶只有門
中間有手起來的門鏈將空間切成兩半
這一半是原本窗邊的桌子
左邊的東西沒變
只是另一半成為灰色的空間
柿子坐著看書
我靠著他看簡章那類的小文件
自然地我滑下去躺在他腿上很舒適地繼續翻閱
我們都很舒適
助理來問東西那哪
他說不知道
助理消失
柿子給我一把雙人牌的刀
說這是專門切菜的
刀子很美是綠色的包裝
我像是獲得一罐四物丸那樣的心情
我知道這把刀是那種關心
我感到溫暖幸福
他又問了我狀況
也是那種
但我忘了是甚麼了
我睡著了
我握著他的手
他握著我的手
交替著
輕輕地我們玩弄撫摸手掌
這時只有手是有溫度的
也許在冷氣房裡一切都很沁涼但舒適
睡著了很懶散輕鬆
我覺得我真的很愛他
下雨下很大
學校街道都淹水了
六宿前的機車全泡水
土色的整著校園

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

20120611 蛋塔


我去了哪裡?
啊!又是他
他怎麼了?
他……
我們……
去了……
我忘了
有藍色和綠色
長長的一條
他一樣低著頭的樣子
好像有捲在一起










我先說前幾晚的好了
有一晚
我開著銀色的轎車載著榛榛去善化買蛋塔
我買了兩個後去接她
我問他有沒有帶錢請他再幫我買一個
黑夜下著大雨
到了我們停車
外頭漆黑
有著一堆黑影投射到車上車內
榛榛下車
店家外停著好多輛摩托車
好像黑社會的聚會
小嘍嘍皆向著他
幾輛車上坐著人奇怪沒撐傘
他很胖理平頭抽著菸嚼著檳榔翹著二郎腿
我不知道他在看誰
我在車上被一邊的摩托車和一邊的黑影及呼嘯而過的車燈夾著
我下想進去找榛榛
但我發現我不會鎖門
車子閉著的四扇門我不知如何鎖上
車子沒有辦法保護我
裡外皆是
黑影與車子還有那個胖子像是要衝入我的車內
兩個面四扇門滿滿空隙
我插著車鑰匙左右扳轉後投似乎有人馬上要竄上來
我恐懼鑽回車上打電話向爸爸求救他沒接
我握著方向盤身體僵著
黑影不斷走動
他們似乎溶在空氣裡不斷鑽進車內
我的空間越來越小
我能呼吸的容量減少
裡頭含有黑影的氣息不是我的氣
榛榛終於回來了和我討論怎麼鎖門
有了她門到底鎖了沒我不緊張了
我笑了


2012年6月9日 星期六

201206** 盧老師

有一晚是盧老師
他發現我有問題叫我靠近
扳著我的下巴瞧著
好像在把脈那樣
隨著他越仔細瞧我越虛弱
我妥協說我的身體的確有問題於是我的意識崩解渙散
瞬間他沿著我身體中線把我轉了一圈我的身體不是我的
我的意識去了另一去他還醒著卻無法控制身體身體不是我的
我的身體進了治療的地方
那很像天堂
我們坐在餐桌上像耶穌的世界那樣
踩在雲端上旁邊有白色階梯通往下方
我看見我自己坐在長方桌的左方我的側面我在吃飯
藍色的長袍
突然我回到那個我的視眼盧老師延著餐桌走過來一樣穿著全身黑和我說話
我忘了是甚麼
不過身體不是我的為了治療
我受他操控他是醫生

201206** 雨天上山吃飯


有一晚我與他開車上山吃飯
停車場在斜坡上
下著雨
四周都是樹林
我們停完車走下坡到餐廳點菜
前菜來了三盤橢圓盤的蔬菜集中成一點三盤畫一圓擺著
我們坐在一起縮著肩膀吃吃看
我們覺得還好
天氣灰灰的店內也灰黃
普通的日光燈照明不普照
節省地讓光破個些洞是灰色的進來
我們走去問老闆主菜晚點才會上對不對
我們說晚點再回來
我們沒撐傘縮著頭卻沒淋濕走去開車
在車上我說
公館這附近有一家店很好吃
他問我是怎樣的店賣甚麼
我說不出來
我不敢看他
腦海裡的影像不斷閃說
我的口卻說不出半句話
我看著腳踏墊和他的腿
我說不出來
車子好像一直開著
經過好多地方
我們開去卻怎樣也找不到
我說或許沒開
但我似乎一直想告訴他某的地方
我們要去
卻不斷地碰不著
一直循環
我們回到山坡上的停車場
和老闆說
我們不是說我們會回來嗎

2012年6月8日 星期五

20120608 材質創作與設計概論「Alberto Giacometti 、熊秉明」


Alberto Giacometti (1901-1996) 是生於瑞士的雕塑家、畫家。家鄉為冰原地形不便外出,Giacometti兒時多待在畫家父親的畫室中玩耍、臨摹,臨摹的對象主要為Dulles及埃及藝術,著迷於Dulles客觀科學式的精細描繪和埃及藝術關乎死亡與來世的精細描繪,Giacometti從兩歲半開始便陸續經歷親友的死亡,使他開始懷疑甚麼是真實。19221927年,他到巴黎學習雕塑,專研Cézanne的美學,然而於二次世界大戰後,他無法滿足於Cézanne,隨著立體派興起,刺激了他對另一種真實的想像。1933年他的父親過世促使他創作了《不可見的空物》,此件作品表面光滑,人的軀體拉長變形,與埃及藝術的人體描繪概念相仿。接觸埃及宗教藝術使Giacometti對不可見的型態、事物有所著迷,再加上父親的死亡,使他開始關注死亡議題。1921年他的好友過世,他感到一切事物皆易碎、脆弱及朝向死亡,接著於1937年他的妹妹過世,此時的Giacometti不再對埃及宗教的復活觀抱有期望,而後於1946T(鄰居)的死亡使他開始焦慮並且幻想。後三件死亡他皆親身參與過程,體認到自己的死亡,也看到他人的死無法代理,死亡是被強迫面對的。Giacometti帶有存在主義的氣息,尤其嚮往虛無的人生觀,虛無帶有一種自由的特質,處於變動、未被給定、具有可能性的自為存有中,存在主義主要區分了自再存有與自為存有兩者,前者意指每個人做為物理的現象、沒有靈知的事物事件,像是路邊的植物,簡單來說就是無意識的物體,後者即有意識的物體。十九世紀歐洲面臨思想關卡,再加上兩次世界大戰,思想上有存在主義的虛無、逃脫世界以及積極介入兩種,而存在主義為一次大戰前後歐洲的思想潮流,二次大戰後也持續影響著,它從叔本華、尼采、印度哲學發展出來,帶有負面思想。印度哲學談出世、入世,視世界為生老病死的苦難處,將世間看做虛無且不存在,以逃脫為最終目標,將世界分為有情世間與無情世間,意義同於存在主義的自為存有與自在存有。中國傳統的老莊思想也帶有這樣的虛無色彩,認為現實存在的世界不值得留戀,而孔子的體系則認為:焉知生,未知死。Giacometti的好友Sartre為法國思想家,也是存在主義的重要人物,對Giacometti有不少相關評論。困擾Giacometti的死亡議題也是消滅虛無的兇手,死亡的絕對、唯一、私有沒有任何可能性,只有邁向消滅這條路,與虛無的變動性、可能性相抵。Giacometti的生命具有孤獨感及疏離感,他對死亡的想像幻化為現實視覺,相信人與人、物與物之間彼此被死亡隔離,沒有任何東西是連續的,從他的畫作中使用快速的線條於物體間繪出灰色模糊地帶可以看到,現實的焦慮讓使他透過創作進行轉換。二十世紀的歐洲社會以科學、技術為主,為一個同質性(物質性)社會,排斥異質性社會(如宗教、祭祀、情色等),其利益取向將人放在工具性價值中看待,人與人之間只剩職業、工具的關係而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這次介紹Giacometti的報告方式比較少碰觸作品本身,而是透過存在主義的脈絡介紹,有別於上回李石樵的報告方式,採用單一作品評論,談論構圖、光彩等,他們採用不同的方法、角度切入藝術家。

熊秉明 (1922-2002) 創作雕塑、繪畫,也寫理論。年輕時攻讀哲學,留法後由哲學轉為學習雕塑,長期旅法的他在異鄉多創作水牛、中國傳統婦人等與家鄉題材有關的作品,也許是做為思鄉的表述。他的創作受當時前衛藝術的影響,雕塑裡可以看到Giacometti的影子。熊秉明在藝術理論中也別有成就,不論是他對於中國書法理論又或現代詩評論,皆有他自成一格的品味方式。

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

20120601 材質創作與設計概論「Georgel Braque、李石樵 」


Georgel Braque (1882-1963),法國人,歷經印象、後印象、野獸,最後與Picasso展開立體主義的天地。十九世紀末印象派受巴比松與英國畫派走入田園之影響繼而興起,成為現代繪畫的起點,他們重新研究光、色彩,走出古典繪畫中造型及主題式的框架,著重繪畫的色彩。印象派的演進至CézanneVan GoghGauguin有了改變,他們從印象派出又回頭反印象派,也就是後印象派的興起,反對印象派對於光、色的研究採用像科學家一般掌握自然、客觀的外在對象之方法,並且視其為一種幻覺,否認印象派意圖掌握客觀外在對象的可能,認為他們的描繪過於寫實,其自然主義傾向忽略主觀與對象物本身,於是後印象派主張回復事物的實在性,喚回形與面探討,影響之後的野獸派、立體派。二十世紀初興起的野獸派受非洲藝術影響,著重純粹造型表現,繪畫色彩鮮艷且構圖平面化,放棄傳統比例、只表現前後關係而沒有空間關係。Braque也受Cézanne影響,Cézanne勇於表現自我,將對象物回歸幾何,形成形、色的形式主義發展。但是,幾何學不也是一種科學?印象主義不也很科學?那它們不就……. (很像)?科學是所有學術的概稱,裡頭包含各種學術思想,幾何學定理為〝主觀〞意識的科學,裡頭所談的圓、切線、平行線等是人的構想,做不到但掌握得到。PicassoBraque為繪畫夥伴,他們總是一同寫生、談論藝術,進而引領立體派的誕生。立體派受愛因斯坦的同時定律影響,發展多點透視,其誕生終於可以與始於文藝復興的透視法相提並論。「透視法過於機械化,從不呈現事物的全貌」,他們認為並非描繪外觀而是把物體永恆的部分保留下來。分析式立體派中提到:「人不應去模仿自己相信的東西,在藝術中,不扭曲事實,就達不到效果」。Braque也曾寫道:「感官拆散形體,精神構成形體。」1912年他們更發展出拼貼藝術,Braque在這部分大兩使用音樂為創作素材,基於自己的音樂背景,況且那個時代的畫家和作曲家皆面臨類似的結構問題,繪畫上的綜合式立體派與音樂上的無調性發展呼應著。

李石樵 (1908-1995)這輩的畫家見證了中國、台灣、日本與西方之間的美術交流關係。漢文化正式在台灣紮根應始於明鄭時期,主要為傳統書畫,相較於中原內地的含蓄斯文,台灣反而為霸氣十足的閩習風格,帶有狂野放縱的性格。然而台灣傳承自中國的閩習書畫及傳統廟畫發展於1895割台後有了改變,日治初期的文化採半放任主義,此時台灣宗教藝術呈現前所未見的蓬勃,直至1930日本刻意打擊本土宗教而陷入低潮。到了日治中期(1920年代開始)實施新式教育,在美術上則有了新美術運動,因石川欽一郎居台八年的推動而熱烈展開,因而他有台灣新美術運動導師的尊號。石川早年學習日本南畫(南畫為江戶時期習自中國的水墨畫),之後轉而學習英國水彩繪畫,他教給台灣的即是帶有外光派(印象派)的英國風水彩技法。日本畫家對台灣的影響另有鹽月桃甫所帶來的野獸派、表現主義等。日本透過教育與台展、帝展這些由日本人組成的評鑑團隊,深深影響著台灣的美術文化發展,在教育上不論是日籍老師抵台又或赴日留學生,從李石樵的作品脈絡中可見台灣人透過日本學習西洋藝術的狀況。台展中雖然有東洋、西洋繪畫兩類,但參展件數有一比三之落差,日本人所喜好的東洋畫並非台灣的閩習書畫,而是日本溫潤的南畫及膠彩畫,1927台展成立之初,大部分台灣的文人書畫作品皆榜上無名。戰後台灣社會寫實思想與風格出現,開始脫離純粹外光派形、色思考的侷限,對社會狀況與現實事物有了較多的關懷與注目,李石樵在這個時期所表達的正是一種「民眾的美術」。透過李石樵與西洋美術的關係,看見他從寫實走向西方前衛藝術,跟著潮流兜了一圈後又回到法國古典寫實風格,也許他終於找到一種最由衷的方式說話。西方前衛藝術的形成是對應著他們自身的藝術問題,對李石樵來說,即便他畫得再多,或許還是無法產生共鳴,反而落於形式上的模仿而非理解。但是,一層又一層地回溯,任何事情不都學來的嗎?只能說在李石樵那年代,法國古典寫實即便也是學來的但已涵化於那時代了。反觀當今藝術發展, 1960年代的觀念、行動等藝術形式影響至今,我們是否找到了最真誠的方式說話?所謂的大師是一種大家都熟悉且熟到爛的東西,基於市場穩定且有賣點,總是造成一股學習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