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2012年10月4日 星期四

20121004 哥倫布交流


延續上周所談的「哥倫布交流」,進一步談論美洲非洲化的狀況及其影響。哥倫布交流中,除了動植物、人口、疾病及文化思想之外,其實也包括黑奴。其中,非洲黑奴與農作物最為關鍵。一如上周所提,美洲馬鈴薯對歐洲影響甚鉅,從進入農工等低層階級開始後便持續傳播出去,成為今日歐洲主要熱量來源。關於米的交流,由於北美佛羅里達州早期為沼澤地,其適合種植米的環境使歐洲人從中南美引進懂得種植米的黑奴耕作,收成後銷回歐洲,在那時,會種米的黑奴價錢較高。而源自美洲的玉米也拯救了歐洲與中國,玉米在歐洲主要做為牲畜飼料或製成副產品(玉米片等),在中國則於明代中葉由歐洲人帶入,當時歐洲人不但帶來玉米,還有白銀、花生、馬鈴薯、番薯、甘藷,促使中國開始開發山坡地種植、侵入西南邊疆爭奪土地,隨著漢人入侵砍乏樹木、破壞生態,導致老虎於此時開始會攻擊人類,在印度同樣也有此案例。而樹薯(山藥)為美洲或非洲獨有已經無法確定,現今分佈則以中國等地為主。順道一提,關於台灣的芋頭與甘藷(番薯)之爭論,其實芋頭才是台灣本土原生的植物,已有三四千年的歷史,而外來作物--番薯反而只有四百年的歷史,過去台灣以芋頭指稱外省人,番薯則為台灣人之想法是很奇怪的,本省與外省的衝突歷史可參考電影《天馬茶坊》,其中描述二二八事件中的文化衝突。胭脂蟲為天然的紅,由西班牙人於墨西哥發現引進歐洲,在當時價值極高。星巴克最近推出以胭脂蟲製做的產品,被台灣環保團體斥責後退出市場,然而,胭脂蟲從古至今本為天然染料,況且關注大量胭脂蟲死亡倒不如關注咖啡種植背後的人力剝削與其相關問題,台灣環保團體的想法實在很難理解。

再來談到的是Seapower,也就是海權爭霸下,權力、經濟、政治、科技的進步與改變。其實,西方人在征服海洋前對海洋是有恐懼的,哥倫布那年代雖然已經有地球為圓形的論述,但沒有人勇於嘗試,神話的迷信使人恐懼,從電影《明天過後》《2012》中運用海洋做為懲罰人類的手段便可看到聖經大洪水故事的影子。隨著十七、十八世紀海權爭奪的勝利,歐洲人對海洋的恐懼才消失,開始懂得至海灘度假休憩。十七世紀的醫學也談到建議病人於早晨去海灘泡水以提振精神、治療憂鬱情緒。不過,不同國家對海洋有著不同的想像,像是威尼斯這樣與水親密連結的國家便有海親節,有著與海洋成親的觀念。荷蘭地理環境多河流,早期則發展出各地獨立自治的能力,十七世紀時,掌控著往來東南亞的海上路線,鼎盛時有海上車夫之稱。對威尼斯、荷蘭而言,海洋便是為財富的象徵,荷蘭畫作中即表現海洋、港口與財富之間的密切關係。十六世紀西班牙人也有關於塞爾維亞港口的畫作。不過,最愛畫港口的還是英國人,尤其在十七至十九世紀尤愛海戰畫彰顯權力。談到船隻,台灣近二十年造船業沒落,並不是技術不足,而是大環境一股腦地投入電子業,忽略造船業涉及幾百萬種技術能力的喪失,轉而被中國、韓國取代。從歐洲海權鼎盛的題材進入繪畫可見藝術創作與社會具有某種程度上的連結,反映社會或是影響社會,十七世紀的色情小說則引導了法國大革命,在此,我們不得不承認通俗作品之於普羅大眾間的感染力,那些通俗作家雖然沒辦法媲美經典思想家、文學家,卻可以將其消化、納入自己的作品,做為經典與大眾間的橋梁。

課程最後老師提起為何台灣描寫港口的繪畫皆以孤舟、黃昏這類蕭條意象為主,難道沒有人描繪雄偉的港口?還是說台灣人的心理狀態即是如此?同學提出那樣的寫實作品為小眾,並不是當今主要從式的創作模式,可以不用太執著。我們簡單提及藝術由古典寫實、現代藝術至當代藝術的演進,老師便問甚麼是當代藝術?雖然當代藝術探討的議題較廣但眾人看不懂有甚麼用?藝術如何引導社會改變?雖然色情小說為低俗作品,但它終究影響了社會。(如何改變社會?沉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