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2012年11月7日 星期三

20121107 陳澄波--美術史省思

1926
1927
陳澄波在美術史中的記述,有許多問題值得提出、省思。首先,往陳澄波所處的年代看去,為何當時這麼多人學習美術,這麼多人去日本留學 ? 可見藝術對當時的人有其意義,而那意義到底是甚麼 ? 在者,赴日求學階段,美術史將陳澄波被描述為非職業的素人畫風,但他還是入選學院派帝展,可見他在日本學習一定受了學院派影響。來到日本殖民之下的中、臺關係,當時,只要辦理證件即可交流,兩岸關連性頻繁沒有被阻隔,甚至過年時中國畫商紛紛來臺賣畫在此密切的聯絡下,中國在陳澄波心中是怎樣的角色 ? 他到中國的意義又是甚麼 ? 為何要去中國進修、學習 ? 最後,我們看看陳澄波的死亡,不免困惑地想 : 如果他專心致力於藝術、無私地奉獻自己,為何戰後選擇進入政治,導致最後死於政治事件 ? 是否該說他活該,誰叫他要參與政治 ? 還是他想透過政治發展其藝術觀點 ? 從他的背景看來,身為入選日本帝展的藝術家一如漢奸 ? 戰後又加入國民黨,死於二二八事件便是活該 ? 處理藝術家一定會寫其死亡時間,然而歷史中對陳澄波死於二二八此事幾乎不談,1979年時還是隱而不論,直到1990年代後出版的書籍才有寫到,以陳澄波當翻譯為死亡理由,呈現他清白無辜的立場,確保他在美術界的價值。然而,陳澄波的作品在二二八事件之後大量毀滅,剩下的作品在論述上可能造成偏頗。1926年於東京所謂的素人畫法,為何他身處學院卻沒有外光派、古典寫實的影子 ? 有些作品中其受光面並沒有統一,可知陳澄波在繪畫上著重於色彩運用的問題,較不注重形的操作與景深。事實上,1920後期學院派已經不只追隨外光派而已,日本持續不斷地吸收新的文化,當時,陳澄波的學長已相當熟悉野獸派了。於是,我們可發現,東京美院並不等於外光派,這樣的誤認為臺灣美術史的一大錯誤,忽略了日本當時的時空環境。林玉山指出陳澄波的作品有反透視,因為水墨上即常使用反透視,於是被論述為受傳統水墨影響。1926、27年創作嘉義街外的情景,隨著嘉義行政上升格,此地由前進代與近代間邁向近代,在1927年的作品中,左方可見街上晾著衣服,右方使用密布厚塗的樹枝葉這大自然元素遮蓋著電線杆。這時臺灣藝壇邁進第一屆臺展正式開辦的準備期,洋畫團體--七星畫壇也在此時登場,雖然風尚未成熟,對作畫的態度卻謹慎,為臺灣畫壇的一大新紀元。此時也正是陳澄波畫葉高峰期的起點,很多住在台灣的日本人或臺灣的茶行、銀行家等有錢人購買畫作,作品收購相當踴躍。

1927夏日街景




陳澄波作品"夏日街景"地平線由三棵樹環與遠景的建築構成推去,可知畫家是蹲下作畫。直線分別由涼亭、電線杆與電器塔構組成,其中,將畫面一分為二的電線杆,中段顏色較白且有影子。位於中景撐傘的母女有著上坡的方向感,更遠處的白衣人則往由前方邁進,似乎進入建築體內,而建築物的拱門視角正是以他為出發。畫作中人物的安排身體移動自由、描繪的視點移動,加上畫面光影的變化,讓觀者讀到作畫的時間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