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2015年3月16日 星期一

《我們在這裡》行為表演 2015


「我們將在這裡
我們將在這裡停留
停留一段時間
面對著空白」

▲解讀展覽空間:


    行為構想來自展場空間的特質,狹長的走道,通向一個高挑的扇形空間,行走過程像是進入隧道,抵達扇形空間徘徊其中,面對高挑的白牆思考有如冥想,當下便決定往修行的方向發展。空間高窄讓身體有種被往上擠的漂浮感,於是選擇在三面牆上,架設不同高低的平台進行行為表演。其中,有兩個平台高一層樓,與觀者拉出遠距離,呈現漂浮感,第三個平台高於胸,與觀者親近。最後隨著不同的高度安排不同的身體姿態呈現。








    展覽為期五天,每天設定了不同的生命狀態呈現,回到生命最原始的情緒,每次的行為為時一小時。這五天,像是一種船艙漫遊於宇宙的旅程。使用科學的宇宙名詞作為主題名稱,指向生命生活的宇宙。我們選擇一個扇形的展覽空間,在三面牆上,架設不同高低的平台,其中兩個有一層樓高,希望與觀者拉出距離,第三個僅高於胸,與觀者親近。隨著不同的高度與人體安排不同的身體姿態呈現。第一天的「黑洞」,我們盤坐,面對白牆「叫」一小時,極盡所能將能量投往牆面;第二天的「航行中」,自語所思,捕捉腦海裡當下的思緒,嘗試以句子、文字等表達出來;第三天的「星雲」,純粹倚靠著牆靜默;第四天「進廠維修」,我們回到內心探索悲傷,難過一小時;第五天的「修錯地方」我們努力讓自己歡笑。這五天,像是一種船艙漫遊於宇宙的旅程。使用科學的宇宙名詞作為主題名稱,指向生命生活的宇宙。




第三天:航行中



我們嘗試捕捉腦海當下的思緒,有人閉上眼,有人只管注視著白牆,一個小時內,出現了許多顏色還有食物的詞,透過許多關鍵文字與顏色,像是芋頭、地瓜、柿子、紫色、三角形等,我總是立馬拔出了許多回憶,陳述了許多過去與未來,當然也有赫然歇斯底里的情緒,咒罵著某些混蛋、指責著某些事情,身體激動地發顫。我們還是多少受彼此的言語影響,即便絕大部分的時間是沈浸在自己的腦海中,卻也不時地三個人爭執了起來,或者嘲笑對方。我們的言語、思緒也受現場觀眾影響,說出我們看到的景象。



第四天:進廠維修




我們努力難過一小時。看著自己所描繪的圖像,慢慢地開始難過,沉到回憶撈起悲傷,各自落淚_,唯一個共同點是,我們都想起了家人。我從母親、家人、家族再想到人類社會,最後進入生命這整個宇宙中遊走。_即便旅途中有許多摩擦、委屈、不順遂,現實是,沒有一個人曾經活過,對宇宙來說,我最敬重的爺爺奶奶也是一個小嬰兒,面對這樣龐大的時空無奈,人與人之間何須浪費時間不愉快,當這些複雜的淚水從體內湧出後,發現,那是因為,一切都是因為愛而悲傷難過



第五天:修錯地方


坐著、不說話是唯一的限制,循環的尾聲,我們努力開心,從頑皮的開懷大笑到靜靜的微笑,看著彼此,同時聯繫起共同的過去,靜靜地欣賞著眼中那一個生命,說不上來的喜悅。然而,比較起第四天的努力難過,開心的情緒變得複雜許多,整體來看比較像是一場嬉鬧,我們便分別詮釋著自己各自的開心,有人在玩、有人在逗、有人在吃、看、回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