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

「現代舞」實作課

現代舞實作課程,首先以放鬆身體開始。兩人為一組,其中一人躺下放鬆,想像自己是條棉被,另一個人則嘗試以不同強度與速度拍、揉對方身體,感受骨骼與皮肉之間的觸感,一方面也幫助對方放鬆身體,並透過抬手、抬腳、轉動身體關節等檢查對方“鬆”的程度。起初,從肚子開始搓揉,施力者因為緊張,掌的溫度極為溫暖,像是以燉四物的步調,由細小火候傳出熱能,慢慢導向遠處。隨著對方力量轉強,我的身體像沸騰的泡在滾動,舒適的興奮在熱的催促下,了無念頭並隨之樂在其中。我的身體似乎很能適應放鬆的狀態,我總想像自己正溶解于空氣中,或置身海洋,像海草一樣。然而,輪到我擔任施力者時,我幾乎忘記緩慢、輕柔的節奏,直到助教上前提醒,才發現自己不由自主地急促與強勁,這種逃不出本性的為難使我害羞又好笑。

再來,我們進行了一些個人的肌力練習,“美人魚式”(我自己取的)在側坐的姿勢下,約以跨部為中心,支撐的雙臂作為支點,藉著雙腿大幅度180度左右擺動,再嘗試以360度畫圓。以及結合關節放鬆的姿勢,由立正慢慢屈身直至雙手貼地,再由雙手往前爬,身體與地面呈三角形,最後與地面平行伏地挺身,完成後倒回原初動作,循環數次。 還有與芭蕾雷同的跳躍訓練,練習跳躍轉向。


最後回到兩人一組,進行默契(信任)練習,我們牽起雙手,身體各自往後倒,直至坐下,再起身;以及兩人站著背黏背,一同坐下、起身。這部分的遊戲因為不是第一次接觸,叫沒興致,而我們也一直失敗。

2013年11月14日 星期四

遺忘手機的日子

把手機給忘在家裡
在學校安靜地度過四天
少了智慧型手機中的應用程式
生活顯得安靜許多
發現原來自己一位處混亂
耳根子與心雜亂喧囂
我總想著會不會有人找我
找得很急
但其實不會有
就算有人要聯絡我
也不會是緊急的
這些幻想
顯得我有多麼病態地孤獨與不安
總是撇過傳簡訊或打通電話給某些朋友的念頭
那些面孔浮現腦海讓我又重新審視他們
他們是誰
他們是我的誰
我們是甚麼關係
他們會離我而去嗎
如果我失聯一周一月半年一年
智慧型手機帶領的世紀裡
人們的關係變得緊張焦慮
一如我為失聯而焦慮
恨不得每十分鐘就找一個人聊天
一個人在餐廳吃飯
我總是一個人
然而卻在用餐時分
意識到自己格外突兀
身旁的人無不是結伴而來
一起尋找飯桌
通而是希望找到一張空桌而不是與他人並桌
詢問著彼此坐這裡好不好
我總是期待任何人與我共桌
說不定能做個朋友聊個天也好
然而
即使是結伴而來的學生們
也會在用餐過程划手機
一如我在捷運的觀察
我發現
這個城市的人
不再願意觀看彼此
人們看不進人
除了認識的人與手機之外
其他
都是背景
可悲地
人們很難願意靜下來觀看這世界了
慢慢地
不是很難
而是無法
我總渴望與人相望
看近彼此
與彼此微笑
打個招呼
卻也發現自己的耳根子鬧著多少思緒
吵得我喪心
吃飯
明明是件很簡單的事
我卻看不見飯菜
聽不見自己
看到的是人群
盼望著一個老友踏入餐廳與我共餐
聽到的是自己對人的渴望與無聊的煩惱與抱怨
我不確定是否是座位位置的關係
近幾天總是選擇面向門口的方位
我許我真是盼望著某個人進來
明明告訴自己這樣吃得不安
還是不由自主
以前的我
既使如此
也可以吃得自在
觀看他人一如場戲般做為觀察對象
現在則吃得慌張
今晚有菠菜可以吃
而我一面在反省中嘗試掙脫
我盯著他們看
將他們如堆放木材那般
整齊地安頓成一束
穩穩地夾起
讓自己的嘴巴以適當大小食入
我咬
聽著那清脆的聲音
感受著我所嚼的部位
像在桿麵糰那樣
得嚼得均勻
我總習慣以右邊嚼食
便認真地提醒自己換個邊
然後我注意自己的左手
以及閒置的右手
盡量讓他們在舒適而優雅的位置
而不是焦慮失控地移動
我也努力控制著自己的肩頸
請他們別再展現靈活
發現該定下的是眼
我的心

我是怎麼了

很幸運地遺忘手機
發現了現在的我怎樣過活
活得好疲憊
好紛擾

我得先說
手機對我來說有以下功能
聊天
聯絡事情
收發信件
使用臉書
看時間
鬧鈴
給家人找
網路分享給電腦(一直忘了帶網路線)

而其中的使用狀況大概是
使用臉書30%
聊天20%
聯絡事情10%
收發信件10%
看時間10%
慣性摸一下10%
鬧鈴5%
給家人找5%

第一二天

我很不習慣不知道現在幾點了
沒有鬧鐘!!!
於是我請我的室友早上記得叫我起床,梳洗完後盡量提早出門,到餐廳吃早餐等上課,那兒有時鐘。

沒辦法連絡人
其實根本不需要,我根本沒有失去甚麼,何況,現實總是有辦法碰面,沒碰面也罷,反正都活著也知道彼此,怕甚麼。
當我想連絡一個人卻又沒辦法的時候,便思索我為何要連絡這個人,我為何想要聯絡這個人,因為連絡不方便的關係,發現,其實動機都是芝麻綠豆小事,像是想和他說我買了你上次建議我添購的那種衣服、你網購了沒我也想跟、衣服賣出去了沒、嗨、你在幹嘛等等等很不必要的瑣事,可見,我有多麼無聊,想到就覺得自己可悲。回到都市生活就這麼容易變成笨蛋嗎?我還真想念台南的日子.......然而,抱怨歸抱怨,是我自己的問題。

沒有網路
所以我根本不能用臉書!!!!!也沒辦法查資料,只好向系辦借電腦並且"有效率又專心地"完成作業,根本沒時間瀏覽臉書,赫然發現自己之前的臉書"癮"有多大(我以前是很能控制分寸且意識到臉書的危險性,卻在這一年中迅速失控)。後來我想到可以向系辦"借"網路線!!!!!便開心地返回宿舍閱讀大量的資料........
查資料其實可以去圖書館看書沒錯,但是實在是太慢了........況且我需要翻譯、影音資料對照等等,又不是在寫論文,所以就這樣.......

卻也在沒有手機之下
我的課後生活顯得更加單純
少了划手機的時間
總覺得時間特別充裕
夜晚更加漫美
因為沒機會一直注意時間的關係
靠天空靠自己身體來估量時間
竟然
時間反而慢了下來
我也問自己
幾點了很重要嗎
準時上課之外
肚子餓了就吃飯
累了就睡覺
生活其實挺輕鬆簡單的

自負起

不過,就算我再怎麼表現自己的社會化
也只是來自欽羨
欽羨你那單純天真的美好生活
我不得不自負起自己的社會經驗
維護那看似優點的成熟
原來社會人士是這樣來的
誰不是個孩子
只不過
面對童真的逝去
我們都不知所措而已

2013年11月9日 星期六

月事

每個月一次的大事
總是把整個身子翻得七零八落
經驗著標準的任何徵兆
陰道撕裂般劇痛
肚子腫脹
讓我穿起寬鬆T-shirt
身體水腫
一點也不想出門見到任何人
體重也上攀三公斤
貧血頭暈一步也不想動
然後
想甚麼都難過
都想哭

雖然我不確定在這個時候反省自己是否過於極端
也不由自主地亂想了起來



首先
                       我意識到自己在感情上極度軟弱恐懼
衝浪讓我可以暢快自處
放空  在山海之間等待起乘的刺激
        我懷疑自己是某種程度的逃避
逃離學校  自己  社會  等等
                        為何我需要這樣龐大的刺激?
有一晚給一輛機車撞倒了
那種倒地的驚慌與疼痛竟讓我興奮
我笑了  我找到自己心靈的虛空
變態地喜悅



                        我發現我總是想像著有一天完成了甚麼好向你訴說
我想和你說我做了甚麼得到了甚麼
想告訴你我發現了甚麼
                        而我也發現
                        其實這一切的對象都不一定非你不可
只不過我沒有別人可以這樣信任且熟識
你是海洋
我還是個任性的小姐
這樣的脾氣到了別人身上總是搞砸
並不是每個人都如海洋那般
讓我柔軟
我想  我的感情到某一個深度為止
害怕了
                        我發現我害怕被拒絕  被看穿  被喜歡






2013年11月8日 星期五

美國現代舞的誕生

十九世紀末,歐美的表演舞蹈由芭蕾一攬天下。浪漫芭蕾(吉賽爾)已過時,剛誕生俄國的古典芭蕾(天鵝湖、睡美人)卻又尚未傳入

美國現代舞先驅Loie Fuller、 Isadora Duncanf、 Ruth St. Denisy早期經歷浪漫芭蕾舞劇後,有感於肢體受限,嘗試打破芭蕾陳規,開拓“現代舞”局勢。其中,Loie Fuller (1862-1928)善於運用舞台視覺效果,1895年的<Fire Dance>即透過服裝裙襬的特色,打上五光十色的燈光,展現魔術般演出。Isadora Duncanf (1877-1927) 則欲使舞蹈與心靈結合,選擇古典音樂大師作品(如Chopin、 Rachmanioff、 Bach等等)做搭配,參照希臘古典女神那種赤腳、散髮、著薄紗、瀟灑自在的形象,以簡單的跑、跳、躍創作出具有流動感、戲劇性,甚至是後期具有英雄色彩的舞作。Ruth St. Denisy(1878-1968)

我沒有深厚的古典音樂背景,彈過幾首Chopin與Bach,,不禁對舞蹈配樂有所疑問。歐洲古典舞劇—芭蕾作為綜合性藝術,有著與音樂密不可分的傳統,然而,隨著舞蹈家踏出芭蕾進行革新、開拓現代舞,音樂對他們意義為何?為何他們在解放身體之於,願意接受音樂的介入?又為何選擇古典音樂?二十世紀(甚至至今),音樂作為舞蹈如影隨行的老搭檔。在舞蹈音樂地位的提升與創新,他們倆從平行進行到獨立發展,甚至由音樂影響編舞。他們彼此拉拔而惺惺相惜,一如那年代“舞蹈(設計、支配身體的術)”與“身體”的關係,擺脫不了的禮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