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2010年8月8日 星期日

20100808 看電影


最近我看了電影,有我的左派老師、潛水鐘與蝴蝶、當櫻花盛開,這幾部片是在很幸運的情況下被一個人所推薦的。我很喜歡當櫻花盛開,喜歡拍攝德國鄉村場景的顏色,喜歡日本舞踏的音樂、裝扮、肢體,還有日本自然的風景,尤其櫻花園之下的舞者表演這場景。年輕舞者與老人的互動是我最喜愛的部分,特別是語言的溝通,使用著簡單的英文,但彼此的互動卻信任、親密,培養出很濃厚的感情。我很欣賞女孩的坦率、直接。片中關於老婆婆這個人,我覺得很奇妙,一個人真的有好多個面向,卻不一定有機會完全表現出來,從老爺爺的角度看去,即使相處這麼久,卻沒有真正了解妻子,很令人感慨。要了解一個人,是需要巧妙的機緣的。

造就一個人的是長年的時間、記憶、環境,誰沒有辦法透視一個人完全的生命。生命,是多麼的纖細,多麼的縝密。雖然過度的裝飾不免掩蓋掉某些最純的特質,但相信慢慢地、一層一層地頗開後,會發現不論是誰,都是最特別、最美麗的生命,但,誰會注意到。每個人都能成為一件藝術品,對於一個藝術品,該有的是至高無上的尊重。挪威的森林對話中有約略提到這些,沒錯,不需要渴望別人了解自己,也不需要一直抱著怨沒人了解自己,自己應該才是最懂自己的人。可是,當試著了解自己時,一路又是跌跌撞撞,永遠沒有絕對的答案,也不曾建立起一個完美的結構。思索的過程,如一部電影中提到的,就像在數數一樣,數著數著,不知不覺總是會忘記自己數到哪裡了。實際的生活和自己的內心一同前進時,總是有著千絲萬竄的交錯,有時候要認真聽聽自己是件困難的事,而要完全專注於自己又是個白日夢,認真的生活,但不能沒有知覺。雖然很急,卻也急不得,在一團混亂中,或許就睡個覺,時間是個挺不錯的療方。



老爺爺追循著老婆婆的書、明信片、裝扮成舞踏者的照片、衣服去了日本,穿著老婆婆的衣服,很讓人揪心地,帶著老婆婆的意像,他去看看這個地方。老爺爺最後美麗地死去了,她穿著老婆婆的日本風格睡袍,畫上十八歲女孩的舞踏妝,在可以觀覽富士山的湖邊,跳著舞直到倒下。老爺爺試著了解婆婆的過程、心境,令人心酸、也令人感動。有生之年在一起的時候,因為忙著工作,他忘了去聆聽妻子的聲音,造成遺憾。雖然要完全瞭解一個人很難,但卻可以試著去了解,心很重要,有愛也很重要。



看完這部片後後,激起了我對看電影的興趣,可能是短暫的熱度,但我還是出了門,去租了三部片。一片是布拉格之春,另外兩部忘記名子了。這樣拿了鑰匙和錢就自己出門的經驗,一隻手是數得出來的。其實我沒有看電影的習慣,去租片的經驗寥寥無幾,所以選片選得有些吃力,在店家中找了許久,只好依著得獎獎項去判斷。我感謝這個人的推薦,讓我的生活多了一些美麗的時光,也讓我有些新東西。



!關於布拉格之春,有許多有趣的情景。像是不懂得讓座的小孩子、不和不再認教的老師打招呼的孩子、上課喜歡頂嘴冒犯的學生等,讓人不禁感嘆著一些變化,這些變化在空瓶罐回收這部分更顯著,是人與人間細微的關係在改變著,可能是人情味。主角老爺爺是個很神奇的角色,也許是透過一顆純潔的心,他帶來了許多的改變,影響了許與事。他是個充滿好奇心的老爺爺,我覺得和我好像,老婆婆很受不了他這麼愛嘗試,有時候的嘗試偏偏是自討苦吃,但他還是繼續做。對於他的執著,我深深感同身受。充滿好奇心、不斷地嘗試也沒甚麼不好,然而一再落空也沒甚麼不好,總比甚麼都不做好,雖然旁人覺得愚蠢,但就是天性如此,讓自己活得開心也沒甚麼不好。



故事主要透過老爺爺的工作進行著,從老師,到配送員,到回收員。回收空瓶罐的是個洞口,就像再買火車票一樣,一個小木窗,會有人在裡面等著,老爺爺在這工作中,將他的人格特質發揮得很好,他會告訴客人今日有甚麼特價,他會給客人溫暖得問後、鼓勵,他還會湊合身邊的人,這一切,都是出自於一顆有著滿滿的愛的心,讓人感到無比溫暖。一個人,能改變一個人,能幫助一個人。誰沒有這麼能力。然而,最後卻因為公司支出的關係,將洞口該裝為機械回收,電影拍攝這一幕時,瞬間帶出一種令人落寞的冷味,客人婆婆看著陌生的機械洞口,對著洞口喊著老爺爺的名子,接著是洞口裡面的情景,老爺爺坐著,坐在一個沒有洞口封閉的回收艙中,很落寞,突然有一個瓶子傳了近來,是客人婆婆的瓶子,瓶中插了一個紙條,問著今日有甚麼特價。

老爺爺辭職了,因為這個工作不再有趣。就像他辭去任教頑皮小孩的工作一樣。許多改變,逐漸讓許多美麗退去,有的情況是無力掌控的,但卻能另闢蹊徑,做小小的努力,而那顆纖細的心是一定要好好保存珍惜的。

片尾曲,似乎和一開頭老爺爺騎腳踏車送信一樣,他唱著一首歌。我不記得清楚的歌詞,但知道是總觀人生的一首歌,提醒著人們,知道自己要甚麼是很重要的。別讓自己到了最後是一場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