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2013年2月18日 星期一

中國美術史課綱


課程目標
本課程為學年課,內容為介紹中國視覺藝術的發展,大致依時代先後,規劃為名品介紹或重要議題之形式。目標在於(1)了解中國藝術史之發展脈絡,訓練觀看與作品分析能力(2)認識藝術史的途徑,從歷史文化的角度來思考藝術品與藝術家(3)奠立對藝術品的基礎研究、解讀能力,以應用於創作或研究。
課程以教師講授為主,並穿插小組報告。詳情以課堂公布為準。

評分標準
平時(出席、課堂發言)20%,學期間報告作業40%,期末考40%。
※不接受遲交的作業與報告,也沒有補點名。
一、學期間:
參觀・閱讀・演講聽後心得,小組報告討論等等。
二、期末:
期末考為作品辨識(國別、畫家名、時代、作品名、收藏地)和問答題。

每週授課進度
1 2/18 課程說明
2 2/25 五代・北宋・遼(一)巨嶂山水
3  3/4   五代・北宋・遼(二)人物・風俗・文人畫論
4  3/11 五代・北宋・遼(三)徽宗畫院・花鳥・其他
5  3/18 南宋・金(一)西湖的繪畫世界:南宋院體
6  3/25 南宋・金(二)西湖的繪畫世界:禪林美術
7  4/1 南宋・金(三)道釋・肖像/頂像・其他
8  4/8 元(一)錢選・趙孟頫・元四家
9  4/15 佛教美術專題演講(暫訂)
10  4/22 元(二)花鳥.草蟲・其他
11  4/29 明(一)明代宮廷繪畫暨浙派
12  5/6 明(二)吳派、唐寅、仇英、周臣
13  5/13 明(三)董其昌、明末奇想派(吳彬、陳洪綬、崔子忠)
14  5/20 陶瓷史專題演講(暫訂)
15  5/27 清(一)東西交會:清宮藝術
16  6/3 清(二)文人正統:四王、惲、吳
17  6/10 清(三)商業、都市與繪畫
18  6/17 期末考
※本教學大綱得視教學需要調整之,詳情依上課公告為準。

◆主要參考文獻
*高居翰著,李渝譯,《中國繪畫史》,台北:雄師圖書公司,1984。
*石守謙等,《中國古代繪畫名品》,台北:雄師圖書公司,1985。
楊新等著,《中國繪畫三千年》,台北:聯經出版社,1999。
巫鴻著,《美術史十講》,北京:三聯書店,2010。
巫鴻著,文丹譯,《重屏:中國繪畫中的媒材與再現》,上海:上海人民美術,2009。
高明一,《中國書法簡明史》,台北:雄師美術,2009。
李玉珉,《中國佛教美術史》,台北:東大圖書,2001。
Robert L. Thorp, Richard Vinograd著,張欣譯,《中國藝術與文化》(Chinese Art and Culture),北京:世界圖書,2011。

《中國美術全集》
世界美術大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世界美術大全集 東洋編 1-11》,東京:小學館,
1997-2001。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http://digitalarchives.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