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20121031 陳澄波

《嘉義の町はづれ》

1910年代為台灣美術胎動期,20年代則是新文化思想萌芽、成長的時代。1921陳澄波手札寫到兒時便立志從事藝術事業,願為藝術而生、為藝術而死。而對於那年代的藝術家而言,他們所認為的藝術是甚麼呢?當時社會對藝術家的定義又是甚麼?陳澄波19241929赴東京美術學校進修,學習過程備受歧視,在此學院派體系之下,美術史中陳述其畫風明顯異於古典主義的岡田三郎助老師,呈現的是非職業的素人畫風。如此強調他〝原出於台灣〞的形象,悄悄地引出反宗主國的民族意識。而在其不受殖民母國影響的前提下,對陳澄波1926年以作品《嘉義街外》 (原題:《嘉義の町はづれ》)入選學院派展覽--帝展油畫組此事更是褒揚不已。《嘉義街外》此件作品描繪嘉義市中心外的郊區街景,由道路的狀態可分前後兩段,前段道路的水溝尚未地下化,呈現前近代的狀態;而後半段的道路則相反,屬於近代。由道路的近至遠延伸,畫面消失點位於中間,呈現進步性的意象。建築上,看不見傳統的三合院建築,新式建築中,只剩左方的一間台灣廟宇孤立。如此具有時代衝突性的景象,也許恰恰符合了日本人對於台灣的印象。然而,從陳澄波的經歷看來,他似乎不排斥參加帝展,對創作者而言,在這樣多元的政治角度下,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與定位?  19291933陳澄波接受石川欽一郎的建議及中國畫家王濟遠的引薦至上海任教,不過,一位台灣人、一位日本人、一位中國人三者怎麼會有交集呢? 其實,台灣在日治時期並未與中國斷絕交流,在東京美術學校也有中國人與台灣人。而陳澄波居於上海的畫風常被論及受祖國〝中國〞影響。返台後,擔任光復後的自治會幹部,因參予政治的關係於二二八事件遭受處決,擁有其畫作的人多半害怕受到牽連,使其大量畫作被燒毀,當時,陳澄波妻子則竭盡所能地保存僅有畫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