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2015年6月30日 星期二

【宜蘭南方澳】『內埤海灘』划向東澳秘境『烏岩角』SUP水路探險!


『烏岩角』SUP水路探險!

▲活動日期:6月18日,週四,晴天,微微浪。

▲交通方式:
【陸路】自行開車至宜蘭南方澳『內埤海灘』
【水路】划槳板(SUP)至東澳秘境『烏岩角』,去程2小時,回程順風1.5小時
▲裝備:充氣式SUP、泳衣、午餐、相機、水、遮陽帽、防水袋
▲行程安排:
08:00 台北萬華出發
10:00 抵達宜蘭南方澳『內埤海灘』,準備槳板SUP(當地有SUP俱樂部提供教學課程等)
11:00 下水出發,逆風,微微浪(不好平衡,坐著划出海),有水母(刺痛!)
13:00 抵達東澳秘境『烏岩角』
15:00 離開『烏岩角』
16:30 抵達『內埤海灘』,在海上隨便划
17:00 上岸收拾裝備,開車前往宜蘭『羅東夜市』吃飯
●岸上的公園有廁所、水龍頭可供清洗,沒有淋浴設備,水龍頭上有掛水管,但不曉得是否一直都在。
●晚餐:
1.三星蔥多餅(推!)
小女子個人欣賞其內餡構成,『新鮮的』蔥段切得極為『細碎』,與碎肉相伴作為內餡,減少使用牙齒磨蔥的時間,可專心品嚐蔥香,其高密度、小分子的構成,使蔥肉於咀嚼過程接近粥的狀態,流動漫佈於口中,輕鬆地把口腔內壁鋪滿蔥香。外皮酥脆,極油,為高熱量罪惡感來源,做為乘起香蔥的媒介,他完好地捧著內餡,送達顧客手手心,酥脆使人口爽,算是一種進入內餡的妥協與讓步。
2.小春卜肉(還不錯)、照燒皮蛋
這家名店總是大排長龍,首先需要排隊點餐領取號碼牌,再等待叫號取餐,過程可去附近蹓躂。卜肉就是炸肉條,若與一般鹹酥雞肉塊相比,其表皮同樣酥酥脆脆,但因麵糊組成不同,卜肉表皮的顆粒偏大(就像普通玉米與玉米筍的差別),屬於口感比較鬆的酥脆。內餡肉質的狀態,卜肉較為鬆軟,一絲一絲的但又不至於像雞胸肉那樣口勁無趣,不曉得他們是否有特別選擇哪個部位的肉塊,也有可能只是小女子剛好吃到這樣的狀態。面對照燒皮帶,小女子無言以對,基本上由皮蛋、大蒜、三星蔥、小黃瓜、照燒醬組成,而他們的組合是否帶來一個和諧、有輕有種的口感呢?可能還需要多多研究吧!
3.小春孜然羊肉串
4.西瓜汁
5.排骨酥
6.雞腳凍
21:30 回到『內埤海灘』露宿過夜
★內埤海灘緊鄰小公園、住宅區、籃球場、廟宇、國小,夜晚人潮多、夜釣人多、緊鄰路燈,不適合露宿過夜,旁邊有民宿可選擇。
▲後記:
從內埤海灘出發,在海上漂了兩小時,帶著午餐,慢慢划到烏岩角海灘,一覽遺落的大理石場及其壯麗的岩石肌理,沿途山壁藏有幾個山洞與淺灘,一處處無人管轄的曖昧領域,除了颱風、大浪,誰也觸及不了,我看見了無名的地,沒有名份與價錢,身為『台灣』的其中一塊,卻有幸在『台灣』之外,以礦物的名義儘管做為島嶼的岩、土、沙。行動於海洋的人,好似擁有最開闊的自由,所見無邊無際,探索著沒有人鋪陳的道路與視野,在人類所佔有的領域之外,悠遊自得,但,就是不要惹釣客!兩小時的划程,不時受浪所驚嚇,一如身處某某漂流記的情結之中。深怕有鯊魚、觸礁、被捲走之類的==”回程眺望內埤沙灘,一時間,好像沒看過人一樣,怎麼會有這麼多人類呢?而我們像是什麼不知名的東西似的,儘管給岸上的人類盯著,我想,我大概可以粗淺地體會當初荷蘭人與台灣原住民,以及印地安人與西班牙人相遇的震驚。
位置地圖

眺望內埤海灘
回望出發地
沿路有幾處沙灘與山洞
目標地方向 

抵達目的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