摹刻 若水 |
原印 若水 |
作者
簡經綸(琴齋)。一八八八——一九五零。別署琴石、一琴,齋名有千石樓、千萬石居等,廣東番禺人。自幼僑居海外而篤嗜漢學,醉心書刻藝事,及長歸國,曾問藝于康南海(有為)。居海上,公務余暇,攻研古文字及詩書畫印與滬瀆名家時相往還。抗戰時期于香港設『袖海堂』授學,慕名從之者甚眾。簡琴齋研習書刻數十年,能書法,篆、隸、行,草無所不為,書風渾樸茂勁,饒有金石氣。晚年以篆筆作畫,清新淡雅,得文人畫之旨。篆刻胎息古璽和秦、漢,布局常參封泥結構,印文時用甲骨、象形文字,挺拔自然,不多修飾,所作放逸而不失形、神,風格自成。印款涉及篆、隸、楷、草諸體,均有風韻。存世有《甲骨集古詩聯》、《琴齋書畫印合集》、《千石樓印識》、《琴齋印留》、《乙卯第一集》、《丁亥第二集》。
印文印風、出處
邊款為【君子交,淡若水。莊子,千石。】甲骨文是我國最早的文字,但入印成為篆刻作品倒最晚,至今不過百年。簡琴齋遺留的甲骨文篆刻作品並不多,目前見到的有《若水》《游乎万物之主》《在乎己不在乎人》《大干》等。應開說使用甲骨文入印是有一定難度的,其结字不像方正平實的缪篆、繞曲流美的小篆那樣易於章法佈陣,甲骨文的筆畫特征是细勁挺拔,多為尖頭尖尾,刀痕顯露,以方折為主的線條缺少節奏連亂乃至最簡單的起伏;另外,象形因素過多,而可解讀的文字在當時數量又十分有限,且没有先例可供参考借鑑,這些都是入印及欣賞的局限所在。
心得、感想
這方印章的氣氛很逗趣,畫面有著黑粗框,裡頭悶著一個大頭的人翹著腳坐著,旁邊站著一個低頭的落寞人,束手無策。他們倆看起來正相互賭氣,撇著頭各自向外邊看去。原印像是被關在玻璃容器裡那樣,而我的就是被關在有些腐朽的木箱吧!文字纖瘦,有著極大的空白供我大卸數塊,留下山稜線之餘,我享受著切出山坡起伏與河道。過程中,我總不自覺地下刀越發深入、快狠,渴望著平面之下的世界。別於《一之氣可壓千林》這方印為難的處境。《若水》刻到最後有點喪心發狂,純粹享受刀與石間相互抵觸的快感,我以刀逼著石頭,迫害著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