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習1】素描作為日記與敘事:The Journal as Art, Artist Book
■參考資料
藝術家:Christopher Leitch, Jenny Keller, Martin Wilner, Masayoshi Nakano, Tucker Shaw,Carol Beckwith, Erica Bohanon
參考書:Drawing from Life, The Journal as Art, Jennifer,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2005
藝術家:Massin, 趙無極, Warja Lavater, Henri Cueco, Keith Haring, Niki de Saint Phalle,Martin Noel, Bernard Heidsieck, Mark Dion, Alain Clement, Jose San Martin &Claire Amosse, Ragusa,Jose San Martin, Dylan Martorell, Jean- Pierre Thomas,Andrew Dodds, Dominique igeon, Marinette Cueco
參考書:《藝術家的書-從馬諦斯到當代藝術》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2007藝術家:
Carol Barton, Emily Martin, Terry Braunstein, Katherine Ng, Joan Lyons, Julie Leonard, Yamamot.
參考書:The Penland Book of Handmade Books, Master Class in Bookmaking Techniques, Jane LaFerla and Veronika Alice Gunter, editors, New York: Lark Books, 2004
藝術家:Didier Trenet
參考書:Le jading de ma mere ÉTUDES ET RUINES, Didier Trenet, É DITION DU Centre
Pompidou, 1997
> 攜帶1張全開或標準開畫紙、畫具、紙膠帶、剪刀
> 攜帶1張全開或標準開畫紙、畫具、紙膠帶、剪刀
透過瀏覽家具設計師、建築師及藝術家們的素描簿和以書為創作的作品,可見素描做為草圖、紀錄或是作品的運用。課堂上,我們將手中的素描紙摺成八等份製成簡易素描本,並將小於五公分的對象以肉眼進行十倍放大的普通寫實素描。我選擇地板上的幾顆平面石子做為對象,還猶豫著他們是否可以成為獨立的對象,畢竟他們被嵌在一大片地磚裡,但是終究是由一個個石塊聚集在一起才有那一片地磚,如果只看見一大片的地磚似乎太不夠意思了,即使被掩埋被切割的石子還是石子。對於「找一個小於五公分的東西」這個句子,很容易地會想到是一個獨立的物件,像是橡皮擦、樹葉、花朵等等,然而,地磚裡的石塊讓我想到:假若我選擇的是手機背後的頻果圖案呢?如果它是一個平面的影像呢?那麼平面影像中的橡皮擦、樹葉、畫朵呢?他們既是平面影像也是橡皮擦、樹葉和花朵。或者說,他們是由很多細小的色點剛好組成像是橡皮擦、樹葉、花朵的團體。那麼,這些色點又是新的對象?總之我選擇這些平面石塊為對象,這種由切割石塊所組成的地板很吸引我,雖然看久了會眼花,但如果幸運的話,可以不經意地發現生動的塊面組合。對於畫素描來說,畫一個平面不會比一個物體簡單,皆是處理一個狀態,不同狀態有著不同的處理方式,只是熟悉與否罷了。我發現我不太熟悉畫平面的對象,石子們不時掙扎著要立體起來。對於使用肉眼放大這件事,在觀看的過程,我意識到自己想像出來的畫面不斷擠壓著實際觀看,對象太小的關係,瞪著他們、皺起眉頭、不由自主地猜測它的細節。那麼,憑藉想像並畫得好像真有這麼一回事與死命畫得跟他一模一樣之間是怎麼一回事? 撇開真實對象不管,既然都有那個樣子不就好了? 我們雖然記得很多模樣,但實質的模樣是經由創造而生,並隨著時間改變,不同時代的人對於同一個名詞的模樣必有差距,既然實質的模樣將衰變,那麼這個樣子的價值在哪?如果時間再拉更遠,或許不同世代的人對於同一個意象所使用的語言也有了差距,相較起模樣、語言,意象是否更為珍貴?
(我發現我只要動手,就會不經意地促使腦袋想到許多有的沒有的東東)
下回課程將以這次對象物的後製影像進行媒材不拘的描繪,影像的後製可使用軟體、影印機、印表機等等,盡量出乎意料之外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