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國外研修之生活學習(課外)
|參展|Theatrum Mundi 3.0 捷克布拉格
受New Media2工作室的教授Darina Alster邀請,我在學期中參與這場行為藝術活動,主題為人與人的關係,展覽地點位於布拉格當代藝廊四樓,為時一個下午,共有十多位捷克藝術家共襄盛舉。場勘後,構思出三個創作方案,在教授的大力支持下,挑了最艱困但最理想的作品進行。
當代美術館館內的藝廊為中空迴廊,展區位於四樓,我選擇在四樓中空區域懸空表演。作品的主軸為嗑瓜子,嗑瓜子是中華文化特色之一,也是庶民日常。嗑瓜子屬於消遣活動,透露出一種悠哉的閒暇時光,更是殺時間的表現;在嗑瓜子的循環動作下,將瓜子殼不斷丟擲暗示著空白生活裡的焦慮,也是自我整頓的過程。我將挪用嗑瓜子的行為,著重於旁觀者角度,將丟瓜子殼所暗示的不屑一顧,作為軟性的抗議,抗議階層的不公。
這場行為表演所需的材料、技術皆由Darina鼎力相助,教授很認真的和我說:「把你需要的東西和我說,我會幫你想辦法」。原本很擔心這計畫是天方夜譚,卻在教授的一句話下成真。從找材料、搬運、組裝等就在表演開始前完工了。
|運動|Snowboarding 捷克山區
到捷克北方學滑雪的契機,正是創作計畫“Between Borders邊界之間”的靈感來源,捷克境內的雪場皆位於邊境山區,在乘搭巴士的同時,我不斷思考歐洲人在大陸移動的身體經驗,開啟對跨越邊界的想像。學期初的四堂滑雪課位在Liberec雪場,認識了滑雪教練Tomas Vydra,他們家族成長居住於Ligerec捷波邊境周邊。而後,有了到Snezka、Harrachov雪場滑雪拍攝作品的機緣,在不斷認識新朋友的過程中,與大家分享作品,完成這學期的拍攝計畫。
|工作坊|Border 德國申塞
執行“Between Borders邊界之間”計畫後,Dusan教授推薦我參與邊界創作工作坊,位在德國東南邊Schonsee小鎮內的文化中心CeBB,東臨德捷邊界。工作坊為期一週,參與者有六位德國學生來自周邊、七位捷克學生來自布拉格,以及我;另有德國與捷克教授各一陪同。文化中心安排了邊界考察、歷史訪談、發表會等,讓我們有幸與在地長輩步行於邊境,深入了解邊境的歷史與變異,聆聽許多關於鐵網、獵犬、警察與士兵的故事。在這七天內,將過去的歷史轉化為未來的作品,德捷同學與來自台灣的我,彼此分享創作理念,一同完成展覽發表與呈現,密集的相處,吃喝玩樂中交了許多新朋友,非常感謝大家參與我的作品計畫。
當代美術館館內的藝廊為中空迴廊,展區位於四樓,我選擇在四樓中空區域懸空表演。作品的主軸為嗑瓜子,嗑瓜子是中華文化特色之一,也是庶民日常。嗑瓜子屬於消遣活動,透露出一種悠哉的閒暇時光,更是殺時間的表現;在嗑瓜子的循環動作下,將瓜子殼不斷丟擲暗示著空白生活裡的焦慮,也是自我整頓的過程。我將挪用嗑瓜子的行為,著重於旁觀者角度,將丟瓜子殼所暗示的不屑一顧,作為軟性的抗議,抗議階層的不公。
這場行為表演所需的材料、技術皆由Darina鼎力相助,教授很認真的和我說:「把你需要的東西和我說,我會幫你想辦法」。原本很擔心這計畫是天方夜譚,卻在教授的一句話下成真。從找材料、搬運、組裝等就在表演開始前完工了。
|運動|Snowboarding 捷克山區
到捷克北方學滑雪的契機,正是創作計畫“Between Borders邊界之間”的靈感來源,捷克境內的雪場皆位於邊境山區,在乘搭巴士的同時,我不斷思考歐洲人在大陸移動的身體經驗,開啟對跨越邊界的想像。學期初的四堂滑雪課位在Liberec雪場,認識了滑雪教練Tomas Vydra,他們家族成長居住於Ligerec捷波邊境周邊。而後,有了到Snezka、Harrachov雪場滑雪拍攝作品的機緣,在不斷認識新朋友的過程中,與大家分享作品,完成這學期的拍攝計畫。
|工作坊|Border 德國申塞
執行“Between Borders邊界之間”計畫後,Dusan教授推薦我參與邊界創作工作坊,位在德國東南邊Schonsee小鎮內的文化中心CeBB,東臨德捷邊界。工作坊為期一週,參與者有六位德國學生來自周邊、七位捷克學生來自布拉格,以及我;另有德國與捷克教授各一陪同。文化中心安排了邊界考察、歷史訪談、發表會等,讓我們有幸與在地長輩步行於邊境,深入了解邊境的歷史與變異,聆聽許多關於鐵網、獵犬、警察與士兵的故事。在這七天內,將過去的歷史轉化為未來的作品,德捷同學與來自台灣的我,彼此分享創作理念,一同完成展覽發表與呈現,密集的相處,吃喝玩樂中交了許多新朋友,非常感謝大家參與我的作品計畫。
|國際行為藝術節|Performance Crossings 2019
布拉格的藝術活動非常密集活躍,不只是假日,平日也有許多開幕、音樂會、地下樂團演出等,特別是與行為藝術相關的展覽活動遠比台灣多且觀眾參與熱絡,活動定位介於劇場舞蹈與行為藝術之間。
Crossing的主辦人是由幾個年輕人組成,以Open Call的形式匯集各類型表演藝術家,有劇場的、音樂的、行為的,類型較為混雜。活動持續數天,網路有行程表,每天由不同藝術家接力表演,表演場地當然少不了酒吧。
Antonín Brinda 是四場藝術節慶的主辦人之一,看了他的簡歷後我非常好奇,舉辦活動有這麼簡單嗎?畢竟這些活動都持續好幾年了。他坦承他們並沒有什麼資金,但要找對合作夥伴,像這次提供場地的 Cross Attic 對活動非常有熱情,絕對地支持表演藝術活動,絕對地支持的意思是讓藝術家保有對大的空間,你可以放火、可以裸體、可以灑土弄髒空間。這樣的『絕對支持』其實和我上次在 Národní Galerie V Praze, Veletržní Palác 的行為狀況一樣,他們願意提供最理想的狀態任藝術家發揮,雖然沒有什麼津貼,但有簡單的材料費,藝術家不求賺到什麼,只是想要一個舞台瘋狂一下罷了。
Antonín Brinda 是四場藝術節慶的主辦人之一,看了他的簡歷後我非常好奇,舉辦活動有這麼簡單嗎?畢竟這些活動都持續好幾年了。他坦承他們並沒有什麼資金,但要找對合作夥伴,像這次提供場地的 Cross Attic 對活動非常有熱情,絕對地支持表演藝術活動,絕對地支持的意思是讓藝術家保有對大的空間,你可以放火、可以裸體、可以灑土弄髒空間。這樣的『絕對支持』其實和我上次在 Národní Galerie V Praze, Veletržní Palác 的行為狀況一樣,他們願意提供最理想的狀態任藝術家發揮,雖然沒有什麼津貼,但有簡單的材料費,藝術家不求賺到什麼,只是想要一個舞台瘋狂一下罷了。
|布拉格舞蹈節|Festival TENEC PrahaTENEC PRAHA 為捷克的國際當代舞蹈與移動劇場節,已有30年的歷史,自1989年起每年六月舉辦。我挑了四場演出看,分別是捷克舞蹈家Viktor Cernicky的PLI、印尼舞蹈家Riant的Medium、法國舞蹈家Sylvain Bouillet的White Gesture與Yoann Bourgeois的Tentative approaches to a point of suspension,表演後皆有舞蹈家問答,結束後可以到二樓酒吧舞蹈家交流。
我看的第一場演出是PLI,創作者結合默劇、踢踏舞、雕塑的技巧與概念,排了一齣獨舞,身著灰色西裝,在正方形的白色舞台上使用踏步的節奏營造情緒,取代表情、誇張肢體、語言的使用。整齣戲很簡單,排椅子,創作者在一小時多的戲中,將椅子進行不同的排列組合,透過相同物件不同形式的變化,暗示出各種場合與心境。精彩得讓我趕緊再去買票,看完四場舞座,不得不佩服其策劃品質,有極高的挑選品味,匯集各國真正具有實驗精神的舞座,對於舞蹈或劇場有獨特想法的舞團。啟發我對身體與空間運用的許多想像,反省自身過去的行為創作。
每次演出結束後,我都會留下來與創作者聊天,分享觀舞心得,過程中剛好認識舞蹈節的創辦人Yvona Kreuzmannova,才知道她也曾是舞者,對當代舞蹈有著極大熱忱,30年了熱情不滅,長年累月到處看舞,才能挖掘精彩舞作,邀請舞團參加。這次印尼的舞作Medium就是Yvona到高雄看到的,她輕盈地說:就是緣分。緣份讓她遇見了各國優秀的舞者。聊著聊著,我們聊到1989創立的情況,Yvona根本是個烈士,共產時期並沒有澆熄她對跳舞的渴望,共產結束後她選擇相關大學就讀,因緣際會成為舞者接觸當代舞蹈,捷克當時保守封閉,少有機會接觸異國文化,因此Yvona決定舉辦舞蹈節為捷克引進國際當代舞蹈,歷經找場地、資金、團隊等,才順利圓夢舉辦至今。30年來,Yvona所邀請過的舞團中,後來都成為當代舞蹈史上重要的舞團。
我看的第一場演出是PLI,創作者結合默劇、踢踏舞、雕塑的技巧與概念,排了一齣獨舞,身著灰色西裝,在正方形的白色舞台上使用踏步的節奏營造情緒,取代表情、誇張肢體、語言的使用。整齣戲很簡單,排椅子,創作者在一小時多的戲中,將椅子進行不同的排列組合,透過相同物件不同形式的變化,暗示出各種場合與心境。精彩得讓我趕緊再去買票,看完四場舞座,不得不佩服其策劃品質,有極高的挑選品味,匯集各國真正具有實驗精神的舞座,對於舞蹈或劇場有獨特想法的舞團。啟發我對身體與空間運用的許多想像,反省自身過去的行為創作。 每次演出結束後,我都會留下來與創作者聊天,分享觀舞心得,過程中剛好認識舞蹈節的創辦人Yvona Kreuzmannova,才知道她也曾是舞者,對當代舞蹈有著極大熱忱,30年了熱情不滅,長年累月到處看舞,才能挖掘精彩舞作,邀請舞團參加。這次印尼的舞作Medium就是Yvona到高雄看到的,她輕盈地說:就是緣分。緣份讓她遇見了各國優秀的舞者。聊著聊著,我們聊到1989創立的情況,Yvona根本是個烈士,共產時期並沒有澆熄她對跳舞的渴望,共產結束後她選擇相關大學就讀,因緣際會成為舞者接觸當代舞蹈,捷克當時保守封閉,少有機會接觸異國文化,因此Yvona決定舉辦舞蹈節為捷克引進國際當代舞蹈,歷經找場地、資金、團隊等,才順利圓夢舉辦至今。30年來,Yvona所邀請過的舞團中,後來都成為當代舞蹈史上重要的舞團。
|布拉格劇場週|PQ布拉格劇場週為劇場界的年度盛事,展區位在AVU的現代藝廊(交換生的宿舍)旁,也就是國家展覽區。展覽分別坐落在四個區域,主館內有參展的各個國家館、各國學生館,展出各國推舉出來的戲劇作品與劇場設計慨念,呈現方式很多元,有純影片紀錄、影片融合裝置、純道具佈景概念展出、純戲劇模型展出等,一覽劇場人如何使用空間、安排演員與空間的關係。其中,最深刻的是模型製作,作為視覺藝術創作者,創作常源於感受或衝動,少有製作模型與精準測量的習慣,看著劇場人不段演練模型的過程,發現在模型演練中能完整掌握空間,更能發現更多玩空間的可能性,希望未來在參展佈展時能加以運用。
|展覽參訪|布拉格時時刻刻都有許多大大小小展覽,前後去了Dox、Gallery AMU、說時時刻刻、大大小小完全不為過,在布拉格的藝術家有很多展覽機會,教授、藝廊與美術館非常願意給年輕人機會,學生也都很主動申請。學校本身也支持參展,每學期都有大筆經費讓學生們申請。
|環保生活|布拉格是一個相對環保的城市,城市內有多片森林公園,街道住宅也高度綠化,他們對於種植物非常有一套。氣候因素,夏天不用開冷氣,大部分的Tram輕軌也沒有冷氣,大家搧風流汗,開快點就有涼風吹進窗子了。住家與一般建築物也沒有裝設冷氣,窗開著就涼了。
包裝簡潔,這裡的店家不看重包裝,塑膠袋的使用量因此減少很多,外帶食物通常以紙盒、紙袋、紙包裝。有一次外帶蛋糕時嚇了一下,店員直接把紙盤上的蛋糕用一張大大薄薄的白紙包起來捧給我,沒有提拿的地方,我就繼續捧著它;驚嚇之餘,想一想這樣也沒什麼不好,簡單環保,不用買加工過的紙器也很好,紙張薄回收也方便。紙包裝還用在購買肉製品,你能選擇不要塑膠提袋。超市、市場的蔬果、部分麵包是提供塑膠袋,但一樣是『很薄』的塑膠袋。在交換期間,我更加落實減塑生活,旅行期間也自備食器。
在布拉格,除了減塑也減了購物衝動,不買新衣。這裏二手物資豐富,親民價格讓善意循環,AVU周邊有至少十家二手店,多為二手衣服,部分店家還販售二手雜物、居家用品。一件衣服最便宜20台幣到手,可以買到風衣外套、Tshirt、牛仔背心。二手店的貨源有些為捐贈,特別有一家慈善店,將收入用在老人照護上,商品定價親切讓物資高效流動,學期末我也捐了一些東西,感謝他們讓我尋到很多寶。回到台灣後我開始整理家裡,斷捨離,不吝於讓物資循環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