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2013年9月21日 星期六

觀舞心得作業說明

觀舞心得作業說明:

現場舞蹈演出的觀察、思考與撰寫

林亞婷 老師 提供

    首先,請以開放的心情觀賞舞作!
以下列的項目,並非適用於每場演出的寫作,僅作為提醒觀賞表演時,值得注意的要素。

編舞
描述舞蹈動作
動作的特質如何? --屬即興或編創排練而成?
--動作是否流暢? 柔和?唐突?強而有力?
--編排方式是否對稱?
舞者之間動作大致一致?或各自獨立進行?
動作範圍來自日常生活動作語彙?或經過長久訓練的高深技巧?
動作的表達方式誇張或自然?
是否有特定的姿態、臉部表情或手勢等等?
舞蹈段落長或短?是否不斷演進?或停滯不前?
速度快或慢?是否跟著音樂的節奏?

空間
請描述空間的運用
舞台所有空間都使用了嗎?
還是僅用了特定區域?哪一區?
動作在定點發生?還是多半接近地面?
舞者如何穿越空間?穿越舞台?
舞者在舞台上產生什麼舞蹈的路徑? (斜線?圓圈?方格狀?等等。)

劇情
劇情是否採取線性發展?
動作、道具、舞台設計與音樂是否有特定劇情交代?
舞蹈的段落如何鋪陳?
是否傳達任何對社會或政治性的批判?
舞作中如何呈現性別,種族、階級、國籍等議題?

音樂
描述音樂或聲音的使用
選用的音樂屬於哪一種類型?(古典/現代/當代/另類/電子樂?)
舞蹈與音樂的關係為何? (舞蹈隨音樂的結構?或顛覆?或並行?)
對時間的處理又如何?

舞台/燈光與服裝設計
請描述舞台上所出現的設計與其發揮的功能
服裝特色與功能為何?
舞台燈光效果如何影響舞作?
是否有使用道具?有的話,效果又如何?

場地
表演場所在哪裡?
屬室內或戶外?
可容納多少觀眾?
票價如何?一般?或偏高?

觀眾
觀眾也是構成現場舞蹈表演的重要一環
觀賞者屬哪個族群為主?(年齡層/族裔/性別?)
他們反應如何?
對演出而言,他們是被整體對待或個別對待?


編舞者/舞者/舞團背景
舞團的背景為何?規模如何?何時創立?以哪裡為基地?
屬大型舞團?受政府補助?
舞者人數多少?性別為何?
屬實驗性作品?
是舞團自己藝術總監的創作?或客席編舞者的?
這支作品在舞團的整體舞碼而言,又該如何被看待?
編舞家所創作的時空背景,包括其社會與政治環境等等,也或許會對其作品產生影響。

注意:

寫作時,必須假設讀者並沒有親眼觀賞過你所討論的舞作,因此你的描述必須相當精確。多使用生動的動詞加以形容。不須刻意去評價,因為字裏行間就可透露你的觀點。請不要用太空泛的字眼(例如:有趣,很棒,精彩、很不一樣等等),或至少請多家以補充說明你的意思。也請別用太口語化的形容詞。
  
     可以依據你的觀舞經驗與背景,但也請別認為那是唯一的標準。(適用時,可以結合課堂上討論過的內容。) 不要因為與自己的審美觀或理念不合,而排斥它。打開胸懷接受新的觀點或想法。

學術報告必須含有自己對主題的獨自見解。因此僅描述發生過的場景,或重複節目單等文宣報導上所出現過的內容是不足的,是不夠的。你的觀舞心得應該傳達你對舞作的分析與詮釋,以及如何舉例說明你的論點,使它具有說服力。
  
最後,作業交出之前,請檢查錯別字、語意的通順、結構的完整等等。並且必須電腦打字,上下左右頁緣2.5cm,細明體14號字,行距1.5倍。

千萬不要等到最後一秒才動手,因為通常需要經過幾次修改與校對。所以,趁著看完印象深刻時,就提早下筆。(演出是稍縱即逝的,無法倒帶重新再觀賞一次。)

如有任何疑慮,請提早提出或於課堂之外的時間找老師或助教討論。

祝大家有個愉快的寫作經驗。

藝術鑑賞(舞蹈)課綱

申請課程名稱 藝術鑑賞(舞蹈)
教師電子信箱 linyatin@gmail.com 聯絡電話 (分機)5308
授課時間 星期五8:30~9:10 上課地點 D206/ S7
預估修課人數 60人
授課對象 全校大一新生(舞蹈系除外)  
教學助理(TA)
姓名 陳宜庭 就讀系所 舞研碩 理論組
E-mail:una4636@gmail.com


課程簡介
這門課程的主要目的在於引導課程參與者理解、欣賞、甚至樂於參與舞蹈。授課教師將播放並講解不同時期、不同族群的舞蹈活動影像紀錄,使課程參與者思索舞蹈如何反映其背後社會與文化環境之特殊性。為強調互動性的學習過程,將穿插實作課,引導課程參與者熟悉不同舞蹈的身體語彙,期望課程參與者透過自發性的探索與實踐,開啟於舞蹈之樂的啟發經驗。


教學目標
1. 藉欣賞不同社會之舞蹈了解其文化
2. 掌握當代劇場舞蹈的發展歷史
3. 養成參與舞蹈活動之興趣


課程內容及教材安排 (課程內容將隨學期進度調整)
Philippe Noisette 著,吳佩芬譯《當代舞蹈的心跳》,台北:原點出版,2012。
平珩等合著,《舞蹈欣賞》,五南出版,2010。
李立亨著,《我的看舞隨身書》,天下文化,2010。
林亞婷等合著《碧娜‧鮑許為世界起舞》台北:中正文化,2007。
PAR《表演藝術》雜誌。台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1992~。
北藝大圖書館指定參考區,也有相關影片資料提供參閱。


課程要求
1. 請準時出席,勿遲到、早退、不缺課。無故缺席兩次以上,以不及格論。
2. 請按時繳交作業,過期不予受理。
3. 若有指定講義,需在上課前仔細研讀完畢,並踴躍參與課堂討論。

成績評定方式
出席率與課堂發言 20%
觀舞心得、藝學園心得回饋 10%
期中考試 20%
期末考試 20%
期末呈現 30% (共同呈現 10%; 書面報告 10%)

作業要求
※嚴禁抄襲,違者必當。
1. 觀舞心得:字數至少 1000字;交第二篇者可加分!
2. 藝學園回饋:於藝學園討論區上傳當週課後心得回饋,分享課堂收獲或感想。字數200字期中前發文三篇,期末之前發文兩篇,共計五篇
3. 期末呈現:包含共同呈現和個人報告兩部分,內容如下:
◆共同呈現:小組選出一舞蹈議題、演出主題,依據其概念、風格發展成 3-5 分鐘小品 (現場演出或影片呈現皆可)。
◆個人報告:根據所選的主題慨念、特色做介紹,也請說明你如何依據其觀點再創新。每人獨自完成 2000字報告。

報告格式:電腦打字,上下左右頁緣2.5cm,細明體14號字,行距1.5倍。


課程規劃
第一週 9/20 中秋節 停課一次
第二週 9/27 導論:課程介紹、原住民樂舞
第三週 10/4 實作活動(1)
第四週 10/11 芭蕾舞的起源、浪漫芭蕾到古典芭蕾
第五週 10/18 跨領域學習週
第六週 10/25 新古典芭蕾到當代芭蕾
第七週 11/1 實作活動(2)
第八週 11/8 美國現代舞
第九週 11/15 期中評量
第十週 11/22 後現代舞蹈的眾聲喧嘩
第十一週 11/29 實作活動(3)  ※繳交觀舞心得
第十二週 12/6 當代歐陸舞蹈新思潮 ※交期末呈現題目與參考書目
第十三週 12/13 台灣舞蹈身體風貌
第十四週 12/20 東南亞舞蹈
第十五週 12/27 實作活動(4)
第十六週 1/3 期末評量
第十七週 1/10 期末呈現
第十八週 1/17 期末呈現
102-1學期 舞蹈鑑賞 舞蹈類推薦節目
2013 秋季


10/4~10/6
新古典舞團與NSO《春之祭》《基督的救贖》
國家戲劇院
10/04~10/06
永子與高麗(Eiko and Koma) / 再生(Regeneration)*關渡藝術節
北藝大舞蹈廳
10/11~10/13
【小.結】Small End-林文中系列最終章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10/25~10/26
稻草人舞團2013跨界創作舞劇《激 戀》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10/25~10/27
2013周書毅 獨舞 全新製作《關於活著這一件事》
水源劇場
10/25~10/27
西班牙國家舞團《佛朗明哥喝采》
國家戲劇院
11/01~11/03
原住民族大型歌舞劇 Pu'ing.找路
國家戲劇院
11/14~11/17
楊‧法布爾《死亡練習曲》*世界之窗 比利時系列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11/21~11/24
楊‧法布爾《藥讓我活下去》*世界之窗 比利時系列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11/22~11/08
雲門舞集「稻禾」
國家戲劇院
11/27~12/01
2013 國際愛跳舞即興節
西門紅樓二樓劇場
12/5~12/8
步兵舞集《壞到底》*世界之窗 比利時系列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12/19~12/22
舞蹈系年度展演
北藝大舞蹈廳



繪畫與複合媒體研習Ⅰ課綱

繪畫研習   Painting Seminar

課程目標Goal
培養學生認識繪畫創作意義與發展,研習繪畫及材質綜合技法,開發創作潛能。

評分標準Evaluation
評分方式:(一)作品表現50%(二)出席率20%(三)研討互動表現30%
作業要求:(一)期中作業2件(二)期末作業3件(三)創作自述報告一篇

參考書目References
1.藝術學手冊(藝術家出版社)
2.現代藝術理論I、II(余珊珊譯,遠流出版社)
3.普普藝術(張正仁譯,遠流出版社)
4.觀看的方式(約翰?伯格著,麥田出版社)
5.抽象藝術(黃麗娟譯,遠流出版社)
6.台灣當代藝術(謝東山,藝術家出版社)
7.在藝術終結之後(亞瑟?丹托著,麥田出版社

課程簡介 Course Description
1.現代美術發展
2.造形原理探討
3.繪畫材質專題研討
4.台灣當代美術研討
5.創作心得寫作
6.繪畫專題製作

每週授課進度表 Weekly Schedule
第1週  繪畫技法材質探討
第2週  造形原理探討
第3週  繪畫或複合媒體專題製作(一)
第4週  繪畫或複合媒體專題製作(二)
第5週  繪畫或複合媒體專題製作(三)
第6週  台灣當代美術研討
第7週  創作自述寫作指導
第8週  當代美術發展研討
第9週  繪畫或複合媒體專題製作(四)
第10週  繪畫或複合媒體專題製作(五)
第11週  繪畫或複合媒體專題製作(六)
第12週  期中作品評鑑、講評
第13週  繪畫或複合媒體專題製作(七)
第14週  繪畫或複合媒體專題製作(八)
第15週  作品自我評鑑報告(一)



創作論述寫作課綱

課程目標
本課程旨在提供「創作論述寫作」的幾種可能進路,重點不在於理論知識的堆砌,而是將創作論述視為某種實踐活動的開展,這是一個透過文字書寫,與創作者自身、作品暨脈絡知識的漫長交戰過程;我們也將闡述「論述」在當代藝術中的意義與價值,並透過諸多例舉來探察視覺藝術作品與語言文字的複雜關聯,並解決書寫上的具體問題。


評分標準:課程參與度25%,期中報告25%與期末報告50%

第一週 課程介紹
第二週 書寫與編輯
第三週 描述練習
第四週 分析與詮釋
第五週 何謂論述
第六週 論述與主體
第七週 憂鬱╱抑鬱,以及書寫
第八週 班雅明的兩種回憶
第九週 期中分組報告1
第十週 期中分組報告2
第十一週 摘要、問題意識與關鍵字
第十二週 文獻蒐集與歸檔
第十三週 兩種外國語:移置、否定作用、少數文學
第十四週 形式與媒介問題
第十五週 從藝術批評回看創作
第十六週 期末分組討論1
第十七週 期末分組討論2
第十八週 期末檢討

初級西班牙語課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共同學科 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中文) 初級西班牙語、(英文) Spanish (Level 1)
授課教師:陸孟雁
修課人數上限:30人
開課系所:通識
學分數:2
上課時間:星期二 10:30-12:10
課程所屬分類領域:通識□語文
選修:全校選修課

課程目標:
一、透過聽、說、讀、寫方式,引導學生學習西班牙語。
二、加強西班牙語發音、文法、語彙、一般日常會話等能力。
三、藉由融入式教學,從人文、歷史等多元角度認識西語國家。
四、分享與西語國家相關之時事報導,以便提升學生的國際觀及對西語世界的瞭解。
五、具備以西班牙語自我介紹的能力。

評分標準:
一、平時成績(40%)
二、期末考(60%)

上課教材:
一、自編講義(含每課課文翻譯、詞彙翻譯、文法解析、常用會話及文化補充教材)
三、自錄課文及生字發音錄音檔。

參考(書目)資料:
一、中央圖解西漢辭典,中央圖書出版社。
二、曾茂川,華西分類詞典,歐語出版社。
三、阮慧文、曾麗蓉、蕭耀松、林玉葉,西班牙語基本溝通句型,敦煌書局。
四、de Dios, María Angeles, Problemática de los Verbos Españoles,(西班牙文文法解析), 輔仁大學出版。
五、劉啟分,實用西班牙文文法,中央圖書出版社。
六、毛蓓雯譯,實用西文文法(Gramática de español lengua extranjera)
七、西班牙語動詞變位及解說,中央圖書出版社。
八、Un paseo por la historia (歷史巡禮), Museo Arqueológico Nacional (馬德里國家考古學博物館出版)。
九、Spanish-English Visual, Bilingual dictionary,DK.
十、Comunidades Autónomas Españolas (西班牙自治區),Editorial Luis Vivies.
十一、西班牙駐台商務辦事處所提供之西班牙觀光局推廣觀光影片及宣傳資料。
十二、Museo del Prado,普拉多美術館出版。
十、Las Artes en España (西班牙藝術史), Ediciones Destino Thames Hudson.
十四、直覺西班牙語 (Español en directo),敦煌書局。
十五、Andrea Fabia Hidalgo, Preparación al Diploma de Español Nivel A1, DELE1, Didascalia,S.A.                                                                                                                                                                                                                                             課程說明:(1. 請說明本課程之通識教育意涵與所要達成的通識教育目標 2. 請述明本課程之核心能力為何)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為國內培育藝術人才的重要學府,在現有的通識教育中規劃「初級西班牙語」課程,除了可以提供學生更多元的第二外語選擇外,也勢必能進一步增進學生的人文素養、國際觀及外語競爭力。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具備多國語言能力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也是職場競爭必備的條件,因此年輕學子除了在專業知識的養成外,也應視學習第二外語為一個務實的目標,畢竟在地球村的時代架構中,學習語言不僅可達到溝通交流的目的,更是學習一種文化的社會規則及內涵。放眼國際,目前西班牙文已經晉升為全球第二大語言,其普及性僅次於英文。講西文的人口超過五億,並且有二十一個國家以西文為官方語言;全美也有超過百分之十五的西語人口(約四千萬)。此外對具有西文基礎者來說,未來若擬學習同樣源於拉丁文的法文、義大利文、葡萄牙文等外語時,在學習成效方面必定更佔優勢,且事半功倍。為了協助有意選修西班牙文的學生跳脫僵化的語言學習模式,本課程除了著重扎實的語法及文法教學外,也採納所謂的「融入式教學」法,將語言、文化及生活藝能相結合,好讓學生在打下紮實的語言基礎的同時、也能在人文素養及國際觀方面有所提升。

本校在通識教育學程開設西班牙語課程以來,有美術系的同學因為接觸西班牙文而決定赴西班牙留學,並繼續自學報名參加DELE西班牙語的鑑定考試,下學年度即將啟程赴西班牙南部的賽維亞大學(University of Sevilla) 攻讀碩士學位;有音樂系的同學在畢業演出時演奏了西班牙的樂曲;有學習聲樂的同學演唱西語歌曲;有戲劇系的同學在拉美的戲劇作品公演中嶄露頭角;也有劇場設計系的同學投入對馬雅古文明和服裝的探索。諸如此類將本科系的所學與第二外語結合的成功案例,對通識教育的外語教師而言可謂是一大安慰;對學生而言也可以是一大鼓勵。

本課程將努力秉持專業及生動活潑的教學態度,以期不辜負學生的選修及不違背通識教育為國家培育英才之教學理念與初衷。

能力指標:(希望培養之能力)
一、西語聽力。
二、西語口說。
三、西語閱讀。
四、西語寫作。
五、文法分析及閱讀翻譯能力之培養。
六、具備語言、語法、社會語言觀念的溝通應變能力。
七、在踏入職場及未來的創作領域中展現第二外語的競爭力。
八、具備文化認知的能力。
九、提升人文素養。
十、提升國際觀。

教學策略:(如何培養)
本課程採下列外語教學法:
一、文法翻譯法。
二、直接法:模仿為主,語言理論為輔。
三、聽說教學法:減少母語的使用,以聽為主,以讀為輔。
四、溝通式教學法:情境教學、體驗互動等。
五、講述教學法。
六、融入式教學法:著重於欣賞教學法(理智及藝術的欣賞)
七、提供與授課內容相關之powerpoint檔、自編補充講義及聲音檔。
八、自編powerpoint版課文複習版教材。

教學目標:(預期成效)
一、正確的發音。
二、對西語國家歷史、人文、風土民俗之瞭解。
三、社交西語之理解及表達。依交談的對象、時間、場合來正確表達。
四、西語文章之解析與理解。
五、基礎造句及撰寫文章能力。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通識課程 教學進度表
課程大綱(簡介)
1. 發音練習、課文朗讀、課文解析、文法解釋、習作及會話練習。
2. 以powerpoint、音樂CD、DVD影片教材介紹西班牙的風土民情及歷史文化。
3. 自錄部分教學內容之聲音檔,以便協助學生發音練習之成效。
4. 分享西班牙報章、雜誌或西班牙觀光局觀光宣傳品供學生閱覽。

每週授課進度(18週)週次及主題:

第一週:
1. 概說西班牙語之起源與發展 (上)。
2. 西班牙語字母發音。

第二週:
1. 概說西班牙語之起源與發展 (下)。
2. 複習西班牙自母發音。
3. 認識子音、母音、雙母音、三重母音。

第三週:
1. 西班牙及中南美洲概況:地理篇(上)。
2. 基本拼音、音節、重音、音調、連音。

第四週:
1. 西班牙及中南美洲概況:地理篇(下)
2. 基礎文法及動詞變化解析: 冠詞、名詞、形容詞、單複數、陰陽性。
3. 數字1-10

第五週:
跨領域學習週。

第六週:
1. 西班牙觀光影片欣賞介紹。
2. 基礎文法及動詞變化解析:三類動詞之語態及時態。
3. 數字11-20

第七週:
1. 問候及告別語。
2. 數字21-30

第八週:
1. 基本社交對話練習。
2. 動詞ser、llamar、反身動詞及反身代名詞、指示形容詞及代名詞。
3. 數字31-40

第九週:
1. 西班牙之基本概況:名人篇(上)
2. 表達職業/身份
3. 數字41-50

第十週:
1. 西班牙之基本概況:名人篇(下)
2. 表達國籍/國家
3. 數字51-60

第十一週:
1. 西班牙之基本概況:王室篇(上)
2. 家庭成員詞彙練習。
3. 數字61-70

第十二週:
1. 西班牙之基本概況:王室篇(下)
2. 學生介紹各自家庭成員練習。
3. 數字71-80

第十三週:
1. 西班牙及中南美洲概況:足球篇
2. 動詞desear(希望)的用法
3. 動詞gustar(喜歡)的用法
4. 數字81-90

第十四週:
1. 西班牙及中南美洲之基本概況:美食篇(上)
2. 動詞estar(英語be動詞)的用法。
3. 動詞haber(有/助動詞)的用法。
4. 數字91-100

第十五週:
1. 西班牙及中南美洲之基本概況:美食篇(下)
2. 餐飲會話
3. 100 以上的數字

第十六週:
1. 西班牙及中南美洲之基本概況:品酒及咖啡篇
2. 表達事物的位置及身心狀態的句型。
3. 正式餐桌禮儀介紹


第十七週:
1. 總複習

第十八週:
期末考

台語文學課綱

一、教學目標:
1. 讓學生認識台灣的精緻文學(詩歌、小說、散文等);通俗文學(小說、流行歌曲歌詞、漫畫等);及民間文學(民歌、童謠、諺語、謎語、傳說、故事、神話、笑話等)的內涵。
(二)讓學生體認台語文學中所蘊含的時代背景、社會現象、歷史變遷、文化風貌及藝文內涵等。
(三)讓學生感受台語文學與戲劇、舞蹈、音樂、電影等不同藝術學科間,可能產生的互動關係和影響。
(四)培養學生具有閱讀、鑑賞,甚至寫作台語文和歌謠的能力。
二、評分標準
(一)平時表現:30%  (二)期中報告:30%  (三)朝末筆試:40%
三、每週授課進度:
(第一週)台語文學的定義範疇
(第二週)台語文學的意義和價值
(第三週)民間文學、通俗文學與精緻文學的比較
(第四週)民間文學:文學與音樂之根-傳統民歌
(第五週)跨領域藝術學習週
(第六週)民間文學:聯結阿公阿嬤和孫兒間情感的台灣兒歌
(第七週)民間文學:老祖先的生活智慧-俗諺
(第八週)民間文學:台灣式的幽默-笑話與趣譚
(第九週)民間文學:台灣野史-民間故事
(第十週)通俗文學:通俗小說之介紹
(第十一週)通俗文學:日治時代的流行歌曲
(第十二週)通俗文學:戰後初期的流行歌曲
(第十三週)通俗文學:1987年後的流行歌曲
(第十四週)純文學:詩與藝術歌曲之賞析
(第十五週)純文學:小說、散文之介紹
(第十六週)台語文學與表演藝術之整合(一)
(第十七週)台語文學與表演藝術之整合(二)
(第十八週)期末考試
四、參考書目:
簡上仁(1983)《台灣民謠》,台中:台灣省新聞處。
許常惠(1984)《現階段台灣民謠研究》,台北:樂韻出版社。
吳瀛濤(1986)《台灣諺語》,台北:台灣英文出版社。
簡上仁(1990)《台灣福佬系民歌的淵源及發展研究》,台北:師大音研所論文。
莊永明、孫德銘(1994)《台灣歌謠鄉土情》,台北:作者自行出版。
翁嘉銘(1996)《迷迷之音》,台北:萬象圖書公司。
陳主顯(1997)《台灣俗諺語典(卷一)人生哲理》,台北:前衛出版社。
陳主顯(1998)《台灣俗諺語典(卷三)言語行動》,台北:前衛出版社。
曾慧佳(1998)《後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陳主顯(1999)《台灣俗諺語典(卷四)生活工作》,台北:前衛出版社。
陳主顯(2000)《台灣俗諺語典(卷五)婚姻家庭》,台北:前衛出版社。
楊麗祝(2000)《歌謠與生活》,台北:稻鄉出版社。
簡上仁(2001)《台灣的傳統音樂》,台北:文建會。
簡上仁(2001)《台灣福佬語語言聲調與歌曲曲調的關係及創作之研虎》,
台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陳主顯(2001)《台灣俗諺語典(卷六)社會百態》,台北:前衛出版社。
陳主顯(2003)《台灣俗諺語典(卷七)鄉土慣俗信仰》,前衛出版社。
戴寶村、王峙萍(2004)《從台灣諺語看台灣歷史》,台北:玉山社出版社。
黃少廷(2004)《台灣諺語(一)》,台北:五南出版社。
黃少廷(2004)《台灣諺語(二)》,台北:五南出版社。
黃少廷(2004)《台灣諺語(三)》,台北:五南出版社。
黃少廷(2004)《台灣諺語(四)》,台北:五南出版社。
呂錘寬(2005)《台灣傳統音樂-歌謠篇》,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教育部(2007)《台灣閩南語朗讀文章選輯》,台北:教育部。
陳主顯(2008)《台灣俗諺語典(卷九)應世智慧》,台北:前衛出版社。

京劇動作講義

民國一○○年五月/李柏君 著
本學期講義
一、     基礎功在傳統戲曲中,是舞動的根本,舉手投足啟蒙的源頭。
二、     動作由單項分解,一招一式,起承轉合,循序漸進,至連續散套,中規中矩,穩順紮實。在舒展筋勁中,掌握自己的體能,不散不僵,遵守程式,則可瞭解靈活力的增強,術語言,勤習比天才有用苦練比聰明有功
三、     在意動身從,手、眼、身、法、步的六合相輔,集中精神,展發功勁力道,快則不亂,穩則不慢,每項動作都有強健身心及表演的功效。這節課以現代體育而言,可改名為藝術體能健身操。
四、     「站」是基礎功的首要程式,定靜有格的功夫,簡介站的正確姿勢:頂正,頸立,肩平鬆,胸、背、脊椎自然立直,目平視,氣平順,腰胯輕提,雙拳輕握,膀肘垂直,兩足平站,中隔一拳,站勢正確,氣質大方,消解煩躁,減輕關節、韌帶、肌肉等的壓力。最忌聳肩,頸鬆,目光無神,腰胯沒勁,散漫裝傻
五、     步法,靜態的為站步,記有:併足步、八字步、平站步(兩足外分中隔一拳),正、反丁字步,此是沒有分科前的學習。動態的走步,記有:揉肘步、輪膀步、穿肘步、起霸步、推手步(連行步),此是足的姿勢,行的動作,美化藝術的走路。術語言:先學站,再學走,分科後再學字出口。
六、     走步程式,步大形野搖晃,步小碎亂扭捏,大、小不須合宜,足踏實地,穩行端莊,風度大方

七、     有誠信的意志才能練習功正的動作。


2013年9月14日 星期六

新學期學校計畫草樣-當我們一起躺著



地點:系館正門口地板
角色:我們倆
狀態:平行側躺
時間:(未定)

平行側躺
加上一種來自生活的反覆狀態(聲音、動作)不斷重複,內容參考自我們倆相處之間最直率的應對。如聲音:"哼!..... 蛤?....."   "ㄟ!.......喔!...." 或者像是動作踢對方一下或搓對方一下。動作的設計可考慮我們須不斷平衡身體的狀態,造成欲維持平衡的窘態。

新學期學校計畫草樣-當我們一起站著唱歌

繼上學期期中評鑑現場呈現,總長八分鐘的歌唱,對於彼此聲音、呼吸、溫度的感應有所癡迷,預進一步挑戰身體與時間的限度,好奇著當我們觀看彼此、傾聽彼此歌唱等一切達兩小時後,我們會有何體悟。

地點:系館正門口
角色:我們倆
狀態:站著面對面唱歌
服裝:輕便外出服
時間:兩小時
拍攝:正側面

系館正門口
眾師生出入場所,人群流動量高。路人開放式的活動狀態與發散分布,對比我們的世界我們唱歌。眾觀者的存在對我們的活動是重要的,我們需要被觀看下自身的忍耐、專注與抗拒。是發神經地想被看見被當瘋子嗎?是一種小叛逆與宣誓嗎?

對我們自身而言
我們之間有種渾然天成的默契,像是動物那樣純粹的互動、相處,沒有想太多,總是一種出於生命之本的互動,有時侯我覺得我們不像是人,或者說,這世上只有我們還是人,雖然,隨著自己日漸成長,那濃烈地直觀逐漸搖晃,卻依然在相處的身上,嚐到朝露的甘甜。我並不清楚自己又如何潔淨,卻清楚當我們在一起時,我皎然如月。

新學期學校計畫草樣-凝視




地點:玻璃屋
角色:兩人與一面玻璃
狀態:中間隔著玻璃凝視對方
時間:(未定)

玻璃屋
一個可密閉空間,方正,與其他空間有明確的界線。玻璃牆與自然光照射,物品隨意擺放,空間本身具有劇場特質